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7部分

說著,肥胖的使節又是咣咣的把頭可在地上-,似乎比剛剛胡顯叩首都要狠,看來十幾貫錢對他來說還真挺重要,也許就挽救了他的生意,可阿拉伯使節說出的話,卻在偌大的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閩國與阿拉伯之間的情誼?鬼扯!

伊斯蘭蓬勃的擴張*,阿拉伯人不斷派人到天竺傳教,挑撥教眾抗拒官府倒是真的,感覺到威脅以及同樣的擴張*下,接著穆阿維葉西征拜占庭,李捷悍然發兵三十萬入侵阿拉伯,兩國刀兵相見,死傷幾十萬人之後阿拉伯差不點沒被滅國。

要說情誼,也是死傷慘重後相互問候你母親的情誼吧。

而且這阿拉伯人低頭的太徹底了,實在讓人聯想不到數次而來飛揚跋扈叫囂著讓閩國臣服的阿拉伯使節,絕大部分官員眼眸中都流露出了狐疑。

這功夫,早已經佈置好的托兒,兵部尚書兼鳳閣右侍郎,已經變得蒼老的李績又是站出了朝班,抱著笏板對李捷深深拜了下去。

“啟稟陛下,阿拉伯帝國與我大閩山水相鄰,而且商路想通,阿拉伯帝國若亂,必然影響到我大閩,而且前些日子,還有阿拉伯帝國的叛軍越過了邊境線,對我大閩的城池關隘發動了進攻,如果坐看叛軍奪取阿拉伯帝國,將來兩國之間一定會爆發新的戰爭。”

“所以,臣堅毅,揮軍支援阿拉伯帝國。”

這話一出,更是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哪怕朝廷明確規定,不允許出聲焦炭,一個個官員依舊忍不住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閩國在阿拉伯大敗還不到十年,出兵三十萬,才回來五萬餘,尤其是差不點被長安撿了便宜,滅亡了閩國,所有人都是談大食色變。

如今,立即竟然提議出兵阿拉伯,幫助阿拉伯人的阿巴斯王朝?除了已經知道內幕的,幾乎每一個臣僚面孔上都是流露出了厭惡與不安。

“老臣反對!”

剛剛維持朝堂秩序大放異彩的御史大夫李剛第一個站了出來,抱著笏板重重的拜了下去……

第954章 。宣戰黑衣大食

“陛下,阿拉伯人蠻夷之輩,不修聖人直言,篤信宗教之意,對周邊鄰居侵略如火,劫掠不止,其內亂,天罰使然,正好讓其自相產殺,削弱韃擄之力,我朝國泰民安,民生安樂,何苦讓將士們為阿拉伯人流血。”

激動的老臉煞白,鬍鬚亂顫,李剛言之鏗鏘,鑿鑿有力的進諫著。

李剛這還是在阿拉伯大戰之後,才從隴西李氏過來的,他尚且反對戰爭如斯,更不要說經歷過,甚至親自從耶路撒冷城下逃回來的,如今已經位列高位的各部大員。

“臣附議,阿拉伯人窮兇極惡,頑劣而不通教化,今其氣運已盡,行將自滅,如強風吹拂之火,早不保夕,陛下何苦再為這一風中殘燭枉費國力,心血?”

“臣附議!”

禮部侍郎魏元忠,太府卿竇德玄,太常少卿姜恪等跟隨過李捷西征的大臣,剛剛沒有出來逼宮跟著的五六個六部九卿也跟著站了出來,持反對意見。

這些基本上是王玄策沒透過氣也不敢通氣的,下面還有一群糾結著沒敢說話的,可見群臣對出兵阿拉伯牴觸之大,就算沒有了崔道融橫插一刀,估計要勸服群臣,其難度可想而知。

還好,現在有了崔道融與胡顯這一檔子事兒,局面又變了一副模樣。

滿是笑意,李捷從龍座上站了起來,帶著輕鬆再一次踱步到了群臣中間,所過之處,出了幾個站出來的六部九卿還有二十幾個支援他們的大臣滿是勸誡的看著他外,所過之處,沒有一個大臣敢於起來直視李捷,開口勸諫。

大家都是戴罪之身,摸不清閩王意思,誰敢貿然開口?

獅王一樣在群臣中巡視了一圈,李捷旋即忽然張開大袖,豪邁的朗聲問道:“孤欲出兵黑衣大食,何人反對?”

“陛下,老臣真不是謀反啊!征討西夷,勞師遠征,徒耗民財,當真不可取啊!”

“陛下,您就是殺了老臣,老臣也要進諫啊!”

還真有反對的,又是十來個鬚髮皆白的老臣站出了朝列,甚至撲倒在李捷腳下,哭喊著苦苦進諫著。

不過,這些老臣加上反對的六部九卿加一塊兒也不到五十人,最大部分,最能起鬨的年輕大臣們,年輕御史們主力們,不管是不是崔道融的黨羽,全都沉默的低下頭,額頭上滿是汗水,卻一丁點反對的意思都不敢有。

文人不是沒有氣節,拼著自己身死也要進諫的勇氣這些文人也不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