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還英方被俘的軍艦和軍事人員。
薩道義說完,周雨軒看了看他,問道:“就這些條款,沒有別的了?”
“沒有了,大英帝國很珍惜與中國的友誼,所以軍費、賠償之類的就不對中國方面做要求了,總統先生,您看這樣可以嗎?”薩道義似乎有些習慣性地又把日不落帝國的派頭拿了出來。
周雨軒一拍桌子:“當然不行!英國的海軍到中國的領海上來,還同我們的海軍進行了戰鬥,現在你們說停戰就停戰,你們說返還俘虜就返還俘虜,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如果英國方面認為這樣很合理的話,回頭我們也不妨派軍艦到泰晤士河遊覽一下,薩道義先生認為這樣可好?”
薩道義被周雨軒嚇了一跳,趕緊說道:“那請問中國方面有停戰的具體條款嗎?”
“當然有!”周雨軒向外面喊了一聲:“拿進來!”立刻王大寶帶著四個侍衛走了進來,每人抱著一厚摞的名冊放在了地上,然後轉身走了出去。周雨軒接著說道:“這是你們在中國掠走的文物名冊,我的要求不高,英國方面必須歸還這些文物,否則我們是不會釋放俘虜,歸還戰利品的。”
薩道義看這兩米多高的名冊,一陣的眩暈。倒不是別的,大使館和國內聯絡只有電報機,這麼多的名冊要是想傳回國內,恐怕要一兩個月才能傳完吧。張嘴剛要說些什麼,周雨軒搶先說道:“大使先生不用著急,我們的工地、礦山上面正好缺乏人手,這些俘虜每天必須用勞動來換取他們的口糧,沒辦法,中國本來是個很富饒的國家,都是讓一些強盜給掠奪得這麼貧窮了,要不也不能連這兩萬多人的口糧都拿不出來啊。對了,我們是很人道的,這些軍事人員雖然不能放回去,但是我們不禁止這些人的家屬前來探望,這已經是我能做到的底線了,我很忙,大使先生請回吧。”
沒辦法,薩道義只好找人抬著名冊回了大使館,並將會談的結果報告了國內。愛德華七世等人一聽文物的總數是一百六十多萬件,當時頭就暈了,當年搜刮來的文物,一部分稱為了英國皇室的私有財產,一部分被拍賣,還有一部分作為禮物贈送給各國的王室了。當然還有一部分是當年計程車兵私下據為己有了。現在在英國國內的,能有這個數量的五分之一就不錯了,這個條件就是答應了也沒有辦法做到啊。
於是薩道義再次找到中國的外交部表示周雨軒提出的條件實在是辦不到,並表示可以支付一定數額的賠款,比如每個士兵十英鎊,希望中國方面能夠接受。這樣的條件自然被拒之門外了。隨後中國外交部召開了記者招待會,將中國方面提出的停戰條件被拒絕的訊息公佈了出來,同時梁誠憤慨地說道:“歸還搶來的財物,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我沒有想到,英國方面竟然為了這些原本就屬於中國的藝術品,竟然拋棄了他們計程車兵。我現在宣佈,這些人將被強制勞動,以換取他們的口糧並賠償對中國方面造成的損失。既然他們的國家不願對這場戰爭進行賠償,那就只能讓這些人來賠償了。不過我們中國人還是很寬宏大量的,這些俘虜的家屬可以來中國探望自己的家人,這已經是我們的底線了。”
能在海軍服役並且能升上個一官半職的,能駐防香港這顆王冠上的明珠的英國軍人,家裡都或多或少有那麼點勢力。當報紙上鋪天蓋地的標題都是諸如:《我們的孩子還不如一條牛腿的價值:十英鎊》、《請救救那些在遠東計程車兵》、《為國英勇奮戰最終確被拋棄?》的時候,那些軍人的家屬開始憤怒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前往中國探望那些在中國服苦役的家人們,更多的人則在責問:“政府把我們的家人派到那個和英國毫不相干的地方,現在卻要拋起他們,只為了茶餘飯後欣賞那些搶來的文物時精神上的愉快,難道這就是我們的政府,我們的王室嗎?”
一向以親民著稱的愛德華七世在民眾的眼裡迅速變成了貪婪、冷血的形象,而內閣則被稱之為無能、懦弱等等的名頭。那些到了中國目睹了自己的親人向牲口一樣被驅使著勞動的人,更是想方設法地準備營救自己的親人,哪怕是私人籌款也要救出自己的家人。可惜中國政府說得很清楚,這些人不零售,要想讓他們回國,只能是英國方面歸還搶走的文物,同時還組織這些人去參觀了圓明園的廢墟,讓這些普通的英國人瞭解當年的英國士兵做出了怎樣的暴行。
等這些人回國後,聲討政府和皇室的活動再次升級,就連一向被英國人認為是領導著英國走向強盛的維多利亞女王也開始被人詬病。這些軍人的家屬在報紙和各種集會上質問:“為什麼維多利亞女王犯下的錯誤,要讓我們的家人來承受?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