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部分

稽,可沒人覺得可笑,所有中國人的心都開始以一個同樣的頻率開始跳動。周雨軒的講話也被迅速全文刊印在《東北日報》和《中華時報》上,那些悲天憫人的才子們的論調逐漸銷聲匿跡。

當晚周雨軒兌現了出征前許下的諾言,為歸來的將士們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宴,還邀請了各曲種的名角為戰士們現場演出。慶功宴上出現了一個小插曲,薩鎮冰、鄧世昌等人非要讓周雨軒為大家唱上一段。周雨軒也不願掃了大家的興致,想了一下,就把後世的一首《精忠報國》唱了出來:“狼煙起江山北望,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心似黃河水茫茫,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恨欲狂長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何惜百死報家國,忍嘆惜更無語血淚滿眶。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我願守土復開疆,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

本來眾人是想讓周雨軒小小地出個醜,沒想到總統唱的歌如此的豪邁雄壯,而且唱出了大家的心聲。很多戰士紅著眼眶跟著哼唱,氣氛也開始凝重起來,歌聲響了一遍又一遍,最後所有人都發出了心聲:“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後來這首歌被幾代國防軍戰士傳唱,當他們的軍靴踏到日本,踏到俄國,踏到歐洲,踏到美洲的時候,唱出的還是這首雄壯有力的歌::“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

之後的幾天,全國各大城市都自發地舉行了群眾遊行,慶祝黃海大戰的偉大勝利。整個中華大地開始沸騰了,夜晚,從城市到鄉村,到處是舉著火把提著燈籠遊行的人群。他們被壓抑得太久了,幾十年的屈辱史終於結束了,中國人開始要象欺負過我們的人討還血債了。無數的燈火彙整合一條條巨龍,在中華的大地上翻騰跳躍,所有的聲音都慢慢匯攏到一起,發出同一個聲音:“中國——萬歲!”

今日三更,稍候還有一章奉上,敬請各位書友多多支援,老沈拜謝了

第七章 準備

黃海大戰結束後,損傷比較輕的七艘戰列艦和六艘巡洋艦分散到各個港口抓緊時間修理,同時周雨軒開始徵集商船,準備登陸的各項事宜。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遍佈在中國沿海的從北到南的各大船廠在生產戰列艦和巡洋艦的同時,也生產了不少萬噸級的商船,以滿足經濟的快速發展。周雨軒抽空把在臺灣的兩個陸戰師的師長王得志和燕志剛招了回來,和他們討論了登陸作戰的各種手段和對付岸基防禦的注意事項,然後把兩個人扔回去繼續訓練。其實登陸的實戰演習在臺灣一年多之前就一直再搞,只不是周雨軒天生就是個操心的命,什麼事情都想親自把關過問而已。

根據何雲飛和蔡猛的報告,周雨軒知道自己現在弄出來的山寨版的航母還上不了席面,於是把剩下的五十幾個人連同兩艘航母都弄回了葫蘆島,開設海航的培訓基地。飛機好造,飛行員可是難培養啊。瀋陽的飛行員學校也開始擴招,五常的研究中心開始研究下一代的載重量更大的飛機。周雨軒一時興起,把後世的B17的大概情形和萊特兄弟等一干研究人員說了一下,以後的重點就是,一要研究下一代的作戰飛機,二是要研究這種大型的轟炸機,至於什麼時間能弄出來,周雨軒只是要求儘快,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哪個工廠配合,那就直接和詹天佑說,總之一句話,全力配合!

然後到了大連造船廠,於航母的設計人員們開始研究新一代航母的設計圖。按照周雨軒的想法,航母不用造得和戰列艦似的那麼結實,只要能航行,能經得住大風大浪就可以了,不必非得能抵擋住多少口徑的炮彈。但是甲板要大,艙裡裝的飛機要多。儘管設計人員們有些不理解,可還是按照周雨軒的想法重新設計了新的航母。既然不需要那麼多的裝甲,那就好辦了。新型的航母排水量在一萬五千噸左右,長約250米,寬25米,通體的甲板,偏向一遍的指揮塔。寬大的船艙裡可容納八十架的殲一。只在水線附近安裝了一圈裝甲,在底部的油料艙和彈藥艙設計了幾個密封艙。周雨軒看過之後表示比較滿意,抓緊研製並試生產吧。有了航母戰列艦和巡洋艦的研製稍向後排,不過也不能放鬆。

回到北京,馬可尼已經按照周雨軒的想法把電話和無線電發報機結合起來,準備生產出一種可以無線通話的機器,目前已經取得了突破,周雨軒命名為步話機,看來使用大磚頭似的手機的時代不會太遠了。霍勒瑞斯等人已經鼓搗出了一臺使用繼電器的機電式計算機。可惜繼電器的反應時間在百分之一秒,所以想提高這臺計算機的執行速度也不太可能了。周雨軒把霍勒瑞斯、福雷斯特、弗萊明等幾個人叫到了一起,開始講解電子管和繼電器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