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公開過,也永遠都不會有清楚的一天了。
明治死後,皇太子嘉仁即位,年號大正,史稱大正天皇,立年僅一歲的裕仁親王為皇太子。兩年後裕仁親王在一次意外中溺水身亡,其後被立為皇太子的秩父宮雍仁親王、高松宮宣仁親王、三笠宮崇仁親王都先後遭遇不幸,或生病,或中毒,或飲酒過量相繼辭世。一九二六年,年僅四十八歲的日本第123代天皇大正天皇死於腦出血,日本皇室血脈就此斷絕,所謂天照大神在人間的血脈成為歷史,天皇正式成為一個歷史名詞並逐漸被人們淡忘。
……(本卷結束) ……
第四部 巨龍騰飛
第一章 未來的十大主力
給自己的新書打個廣告
《南唐紀事》x
一面是後周和北宋日益逼近的鐵騎,一面是江南紙醉金迷的的富足生活,李天一穿越到了南唐的末年還成了一個淫賊,且看這淫賊如何去改變那位“故國不堪回首“的後主李煜的悲慘命運,將歷史上最為動盪的年代攪得更加混亂。女俠?名妓?才女?公主?甚至小周後?一個又一個女人的命運與這淫賊糾纏到了一起,原來穿越的生活可以如此的豐富和精彩。
土匪這本書已不需要推薦了,如果各位書友能多費上半分鐘的時間,幫忙點選一下老沈的新書並投上一票的話,老沈不勝感謝!
一九零二年十月,正值金秋季節,天高氣爽、風輕雲淡。位於吉林延吉某處的軍營當中,一隊隊新入伍計程車兵正在進行操練。嚴格到有些嚴酷的軍營生活讓這些熱血青年對軍旅生涯的最後一絲與浪漫相關的幻想擊得粉碎,只剩下了單調得有些枯燥的各項技能的訓練。在東北的黑土地上,這樣的軍營很多,無數的接受過一定軍事訓練的預備役中的佼佼者,被送到各個軍營當中,好像一塊塊鐵坯,經過了高溫和反覆地淬鍊,最後成為百鍊的精鋼。
郭松齡在靶場邊的小路上氣呼呼地走著,一群戰戰兢兢地掛著銀星、銅星的軍官在身後緊緊跟著,一六零師師長劉家照一邊快步追著郭松齡,一邊小聲喊著:“軍長,軍長!唉,老團長,您老就消消氣吧,就算我求你了,給我這個師長留點面子吧,再給我們點時間,絕對不會再讓你失望!”
郭松齡回頭看了看劉家照,嘆了口氣,對這個一起從大阪的死人堆裡爬回來的老部下,自己還真狠不下心去。日本在作戰結束後,周雨軒抽調了各部隊中的精銳部隊,以及國內的一些老部隊調到了東北,再次展開了自己的整軍計劃。十六師、三十八師、三十九師、四十一師,五十四師從原部隊抽調了出來又在國內調集了第一、十二、十四、二十軍,將這些部隊打散,又在各地的預備役中調集了一批訓練突出的預備役人員,重新編成了十個軍的編制,並按照周雨軒的指示,重新編排了部隊的番號。
十支部隊分別為:第38軍軍長馮玉祥、第39軍軍長蔡鍔、第54軍軍長郭松齡、第27軍軍長吳佩孚、第20軍軍長唐繼堯、第12軍軍長陳炯明、第41軍軍長閻錫山、第1軍軍長周破虜、第14軍軍長李遠志、第31軍軍長吳仲賢。張孝準和蔣百里分任第38軍和第39軍的副軍長。十個軍近六十萬人整編之後,就一直被放在了東北,周雨軒扔下一句“抓緊訓練”之後,就再沒有了新的指示。
耿彪歸國後晉升為上將,接替了年歲已高的李斌的總參謀長的位置。王士珍帶著第六軍回到了西北,第十五、第十八軍去了華東軍區,段祺瑞帶著第十一、第十三軍去了華南,第七、八兩軍調入中原軍區。陸戰一師、二師也被調到了東北,擔任了這十個軍的臨時教官。陸戰三師駐守廣島,陸戰四師、五師駐守東京到橫須賀一帶。
大批的各級軍校畢業生被直接補充到了東北的十個軍當中,國內幾個汽車廠生產的卡車也幾乎都被配給到了東北軍區,從三總部到政務院的各部門自然都知道周雨軒的心思,單看被總統所器重的十幾名年輕將領都被集中在了東北,就看得出來,總統對這新編成的十個軍是如何的看重。做為周雨軒最早的根據地,東北的人民對國防軍的支援也是出乎想象的,十個軍中不但原來的老底子中的相當大的一部分是東北人,新入伍的新兵更是東北人居多,成了東北人民名副其實的子弟兵。東北這黑土地養人啊,四季分明的氣候和豐富的物產,造就了東北人爽朗的性格和強壯的體魄,都是好兵的苗子!
郭松齡升任第54軍軍長後,這個國防大學的高才生自然能看得出來總統下一步的重點在哪裡,西北五個軍,蒙古八個軍,現在東北又集結了十個軍,全國一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