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0部分

眾人看那抄錄的狀紙,眼睛都有些發直了,須知當時這份狀紙可是全天下議論的一個焦點,據說就是因為皇上看了狀紙,皇上才勃然大怒,廷杖了十幾個大臣,這件事一出來,天下便都議論著這件事,畢竟誰都想看看,能惹來龍顏大怒的狀紙到底有什麼內容,更想看看,狀紙裡又牽涉到了多少寧王和江炳的事。

不過尋常的報館想要弄到這種狀紙何其難,就算是你有本事能弄到,這種事沒有朝廷允許你敢胡亂登出來嗎?只要登出來,說不定廠衛就要上門了。

可是現在不一樣,人家不但把狀紙抄錄來了給你,還請你登載出來,你若是不登還得得罪人,這種事實在教人有些轉不過彎來。

話又說回來,這份狀紙給大家的吸引力是不小的,既然李先生都說了,這些人都不禁鬆了口氣,原來這位李先生有請只是要說這個事,刊登出這份狀紙不但能吸引別人眼球又能報效朝廷,可謂一舉兩得,豈不是再好不過?

李東棟說罷,便起身道:“該說的也就說了,想必諸位今夜還要抄錄了狀紙回去排版印刷,時辰可不能耽誤,好吧,我是個識趣的人,這便告辭。”

於是李東棟會過了帳便先行離開,這雅座裡頭卻是瘋了一樣,大家一起擠過去看狀紙的內容,他們這種人看東西的速度都是極快的,一目十行看過去,卻都像是打了雞血一樣,裡頭刺激他們的內容實在太多,這江炳可謂是膽大包天,真的是什麼都敢說,什麼忌諱都沒有,這些內容若是刊登出來,只怕在座各家報紙的銷量都要暴增,畢竟這種事,不但涉及到了宗室,涉及到了皇上,還涉及到了庶吉士以及那個未得逞的駙馬,也足以吸引大家的眼球。

不少人原本是抱著忐忑心情來的,畢竟見這個錦衣衛的首腦人物,多少讓這些成曰與文章打交道的人有些不安,可是現在卻是不同,只這一份狀紙就讓所有人覺得不虛此行。

這時候已經有人感覺時間緊迫,便拿出紙筆開始抄錄了,只是人太多,眾人不禁有些擁擠起來,推搡之下,什麼禮儀和規矩都已經顧不上,最後還是有個德高望重的人站出來用抓鬮的方法一個個傳抄才終於把這亂哄哄的推搡穩定下來。

第二曰清早,京師中十幾家報紙同時在頭版發出了這份供狀。

這供狀的內容和那江炳所交代的其實一模一樣,其中不但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同時筆墨最多的還有對寧王的吹捧和對當今皇上的抨擊。

這個天下已經面目全非,寧王賢德,素有威望,禮節下士的同時對百姓也是多般愛護,而皇上呢,皇上卻寵幸殲臣柳乘風人等,不識好歹,更改祖宗之法,使得這天下被一群商賈把持,商賈是什麼,歷朝歷代都是賤人,逐臭之輩,這樣的人的地位竟是漸漸在士人之上,他們鮮衣怒馬,他們僕從成群,他們揮金如土,將這天下的風氣全部敗壞了,而心懷天下計程車紳們已經是無路可退,現在寧王眼見社稷如此,已經大大現在的社稷已經有違太祖高皇帝的初衷,寧王純孝,心憂如焚,覺得這朝中出了殲臣賊子,大明朝的社稷遲早要落入這些賊子手裡,所以他不惜此身,願意舉起義旗,行靖難之事,還天下一個公道太平。

這些話與其說是供詞,倒不如說是戰書,其中頗有些能蠱惑人心、慷慨人心之處,可正是這樣的供詞才最吸引人,與此同時,這江炳對寧王的本姓可謂是諸多吹捧,什麼禮賢下士,什麼賢德,這天下的溢美之詞幾乎都加諸於寧王一身。這些狀紙的內容,竟是讓不少人生出幾分別樣的心思。

其實江炳的供詞裡的話也不是完全沒有錯處,至少不少士紳,沒有讀書人看了報紙,竟是和江炳是一樣的心思,他們雖然不敢懷著什麼異心,更別提謀反了。可是覺得江炳對當今天下的局面很是認同,甚至頗有幾分期盼寧王能處死那些殲臣,把這大明朝的社稷重新回到太祖高皇帝所設計計程車農工商中去。

現在的重商國策,最受打擊的其實就是這些士紳,因此看了報紙的人有人叫罵,有人卻是不吭聲。

可是不管怎麼說,江炳又一次成了全天下關注的熱門人物,同時寧王也被推到了風頭浪尖,對寧王,大家倒是不敢多言什麼,畢竟這個人是宗室,敢議論這樣的人說不準就要掉腦袋,可是對江炳大家卻是各執一詞,有人甚至在私下裡對他抱有了同情,抱有同情的人實在不少,許多衙門裡的官員比比皆是,當然這些人不敢堂而皇之的說出來,只是議論時陰陽怪氣的說幾句,這江炳的文章倒是寫得好,可惜,可惜了。

這可惜二字,只有天知道可惜的是什麼。

第七百四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