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是什麼幹才,和天朝那些讀書人比起來,這學問差的太遠,輕易授出官職去,只怕大大不妥。”
柳乘風道:“那就不妨用個變通的法子。”
李東棟見柳乘風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不禁打起精神,道:“還請殿下示下。”
柳乘風道:“何不如開考取吏?”
“取吏?”
李東棟不由呆了一下。
隨即李東棟便有些不以為然了,只聽說過開考取士的,這開考取吏卻是頭一次聽到,畢竟在天朝,吏是賤業,不是什麼很光鮮的職業,素來為讀書人所輕,這要是傳出去,那些讀書人還不是要笑話?再者說,現在楚國缺的顯然不是吏而是官,吏這東西就跟僕役一樣,張個榜人不就來了嗎?何必要如此興師動眾?
柳乘風見李東棟費解的樣子,耐心的講解道:“想必是李先生想錯了孤王的意思,孤王說的吏,並非是尋常的吏,而是將來能做官的吏。”
李東棟不由驚訝的道:“這吏還能做官?”
柳乘風不由苦笑,任何一個時代畢竟有它的侷限,於是便把後世脫胎於科舉的公務員制道出來,隨即開始分析這種制度的優點和缺點:“科舉只取士,可是尋常的小吏卻都被視為賤業,朝廷甚至連俸祿都不肯頒發,往往都是官員私自僱傭,如此一來,大多數的差役和小吏多是目不識丁,說難聽一些,這些人甚至連王法都不知曉,居然能代替官員管理治下的百姓,因此才有不少小吏作殲犯科,肆無忌憚,這是其一。”
“小吏良莠不齊,再加上又無升遷的希望,朝廷根本就不承認他們的身份,這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