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2部分

叫巴雅爾,已經入關半年有餘,因喜歡關內的生活,因此便一直駐留在關內。”

柳乘風頜首點頭,他一直都有所耳聞,一些蒙古的貴族,甚至比之中原人更加習慣漢人的生活習慣,北元被太祖皇帝驅逐到了漠北之後,他們的皇帝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可謂是樣樣精通,那些蒙古貴族們從中原驅趕去了大漠,對大漠的生活很是不習慣。

只是想不到,一個蒙古人,居然比漢人還漢人,其實這也很好理解,現在擺在柳乘風面前的難題是,韃靼人和明教之間的關係到底到了什麼地步。

這王乘風居然長期駐留在關內,而且與明教水乳交融,甚至以明教中人自居,現在看來,雙方的關係,其實早已不是合作這麼簡單了。

雙方雖然是相互利用,可是從某種意義來說,雙方的目標卻是一致的,一旦聯合起來,確實不好對付。

明教最大的資源在於散佈在天下的耳目,這些人其實和錦衣衛並沒沒有多大的區別,而韃靼人的優勢在於純粹的力量,雙方結合在一起,確實不容人小覷。

事實上,柳乘風其實早已預感到明教絕不可能和韃靼、瓦刺人沒有一點聯絡,換做他是明教的明王,除了聯合寧王之外,瓦刺和韃靼人自然也是爭取的目標。

他沉吟了片刻,問道:“還問出了什麼沒有?”

李東棟苦笑道:“都是些旁枝末節,此人很是聰明,知道許多事全部抖落了出來,就是他的死期了,因此每曰只透露出一丁點東西來,藉此苟延殘喘。”

柳乘風皺眉:“為何不好好拷打,到時自然什麼都會招出來。”

“大人,此人身子孱弱,倒是不敢用什麼大刑,再者說了,他只要肯慢慢說,學生的意思是,那就索姓給他一點兒時間。”

柳乘風頜首點頭,道:“嗯,按你的意思來做吧,問出什麼立即回報。”

“是了。”李東棟似乎想起了什麼,道:“這王乘風還說了一件事,說是不只是他們韃靼,就是瓦刺人也混入了關中,此人身份不低,似乎一直在京師盤踞,這些瓦刺人與寧王關係很深,只怕”

瓦刺人

柳乘風眯起眼。

其實對大明來說,最大的威脅不是韃靼,關外的勢力之中,瓦刺一直比韃靼要強上不少,韃靼人有時與瓦刺人為敵,不支的情況下或許還會與大明緩和關係,可是瓦刺人與大明卻一向是勢同水火,雙方混戰不休,相比來說,瓦刺人的威脅更大一些。

“京師裡也有瓦刺的殲細嗎?這訊息是不是假的,畢竟王乘風是韃靼人,他的話未必有準頭。”

李東棟正色道:“大人,學生以為這訊息應當可信,那王乘風沒有必要洩漏假情報,況且瓦刺和韃靼人素來也有仇隙,洩漏出這個,正好可以讓我們對付瓦刺人,只不過他也是語焉不詳,只是捕風捉影知道一些內情,說是這些瓦刺人在京師結交了不少高官,又打著各種名目的幌子,不只是如此,主持這件事的人,據說在瓦刺汗帳之中地位極高,他們一邊向漠北傳遞訊息,一邊與寧王勾結,不容小覷啊。”

柳乘風此時已穩穩的坐在了自己的值房座椅上,翹著腿,沉默良久:“這個訊息無論是真是假,都要傳出去。”

“傳出去?”李東棟立即明白了柳乘風的意思,慢悠悠的道:“大人是想打草驚蛇?”

柳乘風道:“若是放手去查,只怕一輩子也別想查出什麼結果來,我們對他們一丁點兒也瞭解,如何著手?既然如此,索姓就告訴他們,這些人聽到了風聲,會一點兒也不緊張,就是要讓他們緊張起來。除此之外,讓衛所裡的弟兄留意一些這方面的事,不能查出倒也罷了,能查出點什麼倒也不錯。”

李東棟點頭,道:“大人說的是。”

書吏房那邊,看到柳乘風到了,已經有個書吏抱著一沓文案來,低聲道:“大人請過目,這都是近幾曰積下來,司吏說了,許多事都已經處置好了,不過還是得請大人看看。”

柳乘風做出一副痛苦之色,道:“怎麼這麼多?”

這書吏就不敢搭話了,訕訕的笑笑,小心翼翼退出去。

李東棟在旁笑道:“大人,那麼學生就不便打擾了,待會兒得去詔獄那邊一趟。”

柳乘風擺擺袖子,道:“去吧。”

柳乘風獨自坐在這值房裡,因為屋子裡光線暗,便叫人點了一盞油燈,靠在椅上,隨手拿起了一份文書看了一會兒,頓時便哈欠連連了,其實這些東西,下頭的人都已經處置好了,不過這些人處置的雖好,可是一定非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