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三原學妖言惑眾,今曰聽了,才知道竟是驚人駭俗到這個地步。”
“來,拿份那什麼學而報來。”
“我也來一份”
“還有我”
這時候在場的人倒是肯慷慨解囊了,說穿了,大家都是看這王恕發言不爽,可是你要反駁人家,要罵人家,也不能對著空氣去罵,要罵,就把報紙買下來,對照著他的文章,逐條來罵才成。
於是一時間所有人紛紛朝那賣報的少年湧去,報童想必不曾想到生意會這麼好,這時候也不能思考了,忙不迭地收錢賣報,頃刻之間,三十份報紙便一掃而空,還有不少沒有買到的,不由捶胸跌足,義憤填膺地責問:“為何賣他,卻不賣我?真真豈有此理!”
買了報的人,都是坐下來逐字逐句地看,看到憤怒處,又是破口大罵,或者心裡在琢磨,該如何引經據典來反駁這悖逆之詞,於是有人紅著脖子叫囂,也有人皺眉百思不解狀。
那松山先生,報紙還沒有買,就有人送到他的面前,松山先生顯得寵辱不驚,捋著鬍鬚闔目看著文章,這茶肆之中,可以算是最冷靜的。
這松山先生也姓王,叫王碧,乃是京師的理學大儒,早年層做過官,後來辭官隱市了,在士林之中影響不小。王碧心裡頭清楚,三原學刊載文章在這報紙上,笑罵由人,別人罵罵也就是了,可是自己卻是要反駁的,不但要反駁,還要逐字逐句反駁過去,要讓人痛快才成,否則積攢了這麼多年的清譽,只怕要毀於一旦。
名士就是如此,別看平時人前人後的風光奪目,處處受人尊敬,可是遇到了事,就非要挺身而出不可,別人可以做縮頭烏龜,唯獨他王碧不成。
文章只看了一半,王碧心裡就開始琢磨了,等看到末尾的時候,肚子裡已經開始打了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