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耽擱。乘著夜色的掩護,部隊安全的渡到了江北。
“3號首長已經帶著人去後勤了,作戰部隊行軍太快,後勤的馱馬不足,不過正在想辦法,從各地抽調獨輪車支前。”
曾一陽不做表態的點點頭,謝維俊去後勤部隊,問題應該能解決:“1旅在什麼位置。”
“已經越過少陵河,正式進入巴彥地區。在這兒,這個位置。”作戰參謀立刻在地圖上指出1縱隊先遣部隊的位置。
王利發的心思很簡單,在榆樹沒掙著臉,自然對於北滿的作戰非常期待,想打一個翻身仗,給1縱提氣。也能一洗在拉林河邊上的恥辱。
“告訴王利發,知恥而後勇,這很好。但要愛惜戰士們的體力,北滿的戰役不是一天就能夠解決的,要讓部隊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還有,要儘量隱蔽好作戰意圖,可能的話,儘量不要靠近村莊,保持無線電靜默,至少在綏化城開打之前,不能使用大功率電臺。”
只要再過一天,3縱和1縱就能合圍綏化,關東軍在北滿兵力最雄厚的城市之一。
這絕對是一場硬仗,不容忽視。唯一擔心的就是後勤,如果打上一個月,後勤是否能夠供應的上,這就是個大問題。
打仗,打的就是後勤。
在東北,紅軍以來,作戰部隊是很少擁有後勤部隊的。基本上,後勤不過是空架子,因為家當不多,後勤的人員一直非常匱乏。而抗戰以來,主力部隊作戰,擔負後勤的任務一般都是根據地的地方部隊和民兵擔任。
不過,三江地區人口少,但靠著民兵很難擔負大軍的後勤。各地抽調的百姓,不少都是自籌糧食,經常走著走著,就會出現問題。跟不上作戰部隊是常有的事。
這才是,曾一陽一有空,就會詢問後勤的事。
事關重大,關係到部隊的進軍速度,容不得忽視。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北滿,尤其是在松嫩平原上,日本從本土移民上百萬,都是在這裡安置下來。情況複雜,很多日本人的村子裡,擁有武裝的農夫,放下手中的武器,就是軍人。在今年,關東軍僅僅在哈爾濱地區極其周圍,就徵召在鄉軍人,新組建了兩個師團。
北滿是一個情況異常複雜的區域,關東軍當局是因為這裡民族矛盾非常尖銳,日本移民豪奪當地百姓的耕地,本來民憤就很大。只要抗日部隊能夠完全控制松嫩平原,當地的老百姓絕對會鼎力支援。相應的,引起民怨的滿洲開拓團的日本移民,將面臨著遷移和被殺的絕境。
關東軍也一直在關注著北滿。
雖然這片大地上,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鬥。但總有一種坐在火藥桶上的驚悸,梅津美治郎此刻就是這種心情。
自從,哈爾濱松花江大橋被炸之後,兩個橋墩不同程度的被毀壞,鋼結構的橋體,也被炸斷後,倒入松花江。
關東軍工程部估計,需要一個月,才能修好鐵橋,在勘探的過程中,還發現,由於鐵橋使用的鋼材質量低劣,在爆炸中,多出鋼樑出現了裂縫,整座大橋,都已經不安全。
僅僅靠松原的一座鐵路橋是否能夠解決北滿後勤的補給問題?
飯村穣中將這段日子,忙的後腳碰著前腳跟,根本就沒有閒下來的時候。左思右想,還是撥出了一個聯隊的兵力,作為守衛松原大橋的兵力。
這在關東軍歷史上,絕對是絕無僅有的。
也是一個巨大的轉機,是關東軍由攻入守的先兆。
不過飯村穣中將絕跡想不到,曾一陽根本就沒有打算去炸松原鐵路大橋。保護都還來不及,那裡捨得去炸?
對於曾一陽來說,炸燬哈爾濱鐵路大橋是迫不得已。一方面,關東軍在松嫩平原上,東西兩座大橋,可以從兩個方面,同時進行戰役佈局。而且進攻手段也會多了很多。
失去一種一座大橋之後,從南滿增援到北滿的部隊,就不得不多走幾百裡。而曾一陽也可以透過鬆原至綏化的鐵路來佈局,進行節節阻擊,而不用擔心,從哈爾濱側翼有日軍的增援部隊。
而單靠水面船隻運輸部隊,補給就非常困難。
日本是海軍強國不假,但在松花江和黑龍江流域,其水面艦艇數量不足,都是小噸位的艦船。一門75野炮,就能威脅到這些艦艇的安全。
加上松花江每年近4個月的冰凍期,船必須得在幹船塢上,在能過冬。對關東軍來說,更是增加的維護的難度。所以,關東軍一直致力於在江邊建造堡壘,而不是以水面艦艇封鎖的方式來增加防禦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