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警衛旅,在對周邊的日軍據點發起進攻之後,發現,很多日軍小據點根本就沒人。留下的也大部分都是偽軍,有的據點甚至換上了偽警察,幾乎是槍一響,就投降的也不少。”
閔中原從來沒有打過這麼容易的仗,幾乎是部隊一進入那些據點周圍,就能遠遠的看見,跑樓上舉起白旗,投降的偽軍和偽警察。
這在以往的作戰中,幾乎是看不到的。
除了少數的幾個據點,組織了有些像樣的抵抗之外。大部分,偽軍和偽警察駐紮的據點,都是一戰自潰,順利之極。
“哦這小鬼子到底是葫蘆裡買的什麼藥?以往,關東軍隊皇協軍都是防賊一樣,看的死死的。一旦有作戰行動,偽軍的彈藥只不過能堅持一兩個小時。”
這也是由偽軍的作戰方式決定的。按理說,一個偽軍步兵,每個人在戰前發40發子彈,甚至更少一些30發左右的彈藥。
但是,在不同的部隊中,卻能夠發揮出不一樣的戰鬥力。
紅軍時期,一般戰鬥,紅軍戰士配備的彈藥在5發之內,除非是特等射手,才能夠獲得10發以上的子彈。戰鬥基本以伏擊為主,一旦打響,兩輪排槍之後,就會發起衝鋒。
而在東北的皇協軍,大部分都是原先東北軍投誠部隊。作戰時,士兵在戰壕中放槍,準度,精度都不行。加上,投靠關東軍之後,很少有皇協軍計程車氣會高漲,成為精銳的,一般部隊,戰鬥力都會大幅度下降。
關東軍憲兵司令部,雖說採取連坐制度,皇協軍戰鬥不利,主官受罰。
這項措施,提高了一些部隊的戰鬥力,但總體上沒有根本性的解決。
打敗仗,偽軍的高階官員,還要擔心在城內的一家老小的安慰。
但這些都不包括那些低階軍官,年紀不大的連排長們,大部分都沒有家室,有一個兩個相好的倒是容易。槍炮無眼,一般人家也不願意將女兒嫁給那些當兵的,而且還是給鬼子賣命的皇協軍。而在巴彥等地留下的小股皇協軍,都是小部隊,攥在一起看似人數不少,可都是分開來駐紮。
有幾個偽軍部隊的連排長,鬼子前腳走,後腳就拉著隊伍上山去了。
這已經不是抗聯時期了,幾百皇協軍就不用擔心被抗聯部隊伏擊,而全軍覆沒。
即使是大隊的日本兵出行,也是不保險的年代,那些偽軍軍官也是當的戰戰兢兢。深怕,哪一天被抓,那要殺要剮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造成的恐慌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不安全。
“這麼說,在巴彥已經大部分的日軍據點裡,原本駐紮的日軍都已經離開了?”
曾一陽看似隨意的詢問,心中的弦已經繃緊了。看來小鬼子是有備而來,將綏化周邊得日軍小股部隊都集中起來,一旦進入了綏化城內,那麼成個綏化的防守日軍至少會多出來一千多,甚至更多。
“除了天鎮,其他的日軍據點的鬼子都已經撤離了。而在天鎮的日軍駐紮也不是一箇中隊,戰鬥打響的時候,聽動靜,日軍的人數也不過在一個小隊左右。但偽軍都沒有撤離,一開戰,小鬼子就逼著偽軍頂在前面。”閔中原是剛剛從戰場上離開,接替他指揮的是政委包洪志,而他負責將訊息帶回總指揮部。
曾一陽揹著手,盯著剛剛掛上牆的地圖,視線集中到了一個地方,慶安。
這是綏化北線的一道屏障,依託呼蘭河,卡在鐵道線上。進可攻,退可守,往東就是小興安嶺腹地,往西是平原,是兵家必爭之地。打一定是要打下來的,但問題是怎麼打?
不過,曾一陽手上的能夠動用的兵力不多。
根據作戰計劃,傍晚3縱和1縱先頭部隊,將切斷綏化以北的鐵道線,包圍綏化邊上的集鎮東津鎮,口子紮緊之後,就發動強攻,必須要在綏化守軍還沒有來得及反應的情況下,攻克東津鎮。
從周圍村鎮據點抽調的日軍到底去了哪裡?
綏化?顯然不見得。最有可能的倒是慶安。
慶安的守軍並不多,原本不過是一些憲兵和偽軍,但是周圍兩個縣的日軍據點的兵力收攏之後,至少可以收攏一個大隊的兵力。加上憲兵,偽軍和警察,應該在1500人左右。
而曾一陽留在手中的,就警衛旅和教導團。
警衛旅並不是野戰旅,配有兩個步兵團,一個騎兵營。兵力要比一般的野戰旅少很多,整個旅的兵力也就在三千左右。而教導團的兵力更少,是培養部隊連排指揮官的訓練團。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