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7部分

,這點倒是不難,只要你下個命令就能調過來。”

羅榮桓早就在曾一陽中日戰局推演的時候,就拿出了他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開始在本子上記錄起來。他雖知道曾一陽記憶驚人,但這種靈感突顯的想法,在過一段時間後,就會有所遺漏,還是記錄下來保險。

羅榮桓是笑非笑的抬頭看了一眼曾一陽,翻過一頁筆記本,接著道:“明年讓中央從陝西和甘肅抽調4萬青壯預備役民兵,這也不難。不過,我數學不好,這三筆賬加起來也滿打滿算也不過12萬人,還有18萬人的缺口從哪裡來?”

“羅大哥?”曾一陽笑的很邪,叫的那個叫親熱。

羅榮桓後背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連連擺手告饒道:“別,別……,我是比你虛長十多歲,雖說我們同志都是親兄弟,不分彼此。但我還是覺得你叫我老羅舒服。”

“羅大哥,你聽我說。”曾一陽雙眼灼熱的看著羅榮桓,等到對方快要繃不住了,才道:“11團,也就是王炳南那個團,已經進入冀中,等發展兩年,拉起2萬人的一支武裝還是不難的。加上冀中的人口也多,田地也富饒,只要他們的根據地建設獲得一定的成效,只要一年就能成氣候。”

羅榮桓點頭道:“這是不假,冀中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又有白洋淀等複雜地形,不用發展一年,只要將周圍的抗日武裝收編一部分,就已經不下於2萬人了。恩,這樣算來,還有16萬人呢?”

“就憑藉我們40軍打出來的軍功,吸引各地的青年學子,熱血漢子也不會少吧少說一年1萬也不算多,三年加起來就又多了3萬人。”曾一陽有點自誇的嫌疑,因為國統區很少對40軍有報道,很多都是依靠黨的地下組織宣傳,才在一些學校中傳播。

不過,曾一陽有一句話沒有說錯,就是40軍的卻是一面旗幟,是很多青年從軍理想的部隊。

羅榮桓接著說:“加上部隊運動到地方後,吸收一部分當地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