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先手。
日軍關東軍混成旅團,已經接到了命令,在日奉調入關,主力已經透過公主嶺,進入密雲境內的高順營。
從整個戰役上來說,東北軍撤離北平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因為誰也不敢將八百年帝都拖入戰火之中,北平承載了中華歷史上最絢麗的古蹟和文物。
東北軍不能,也不敢做這個罪人。
第五章 第一戰區
在晚清和北洋政府時期,中國的政治中心,正是北平。
洋務運動的興起,在中國大搞洋務運動的同時,建路,造路也成了一種改良經濟的手段。以北平為中心,圍繞的有三條鐵路主線。
清末北洋大臣張之洞立主修建的平漢線,從北平到武漢;中國第一條由中國鐵路設計師詹天佑設計的鐵路——平綏線,從北平到包頭;最後一條就是國人最熟悉的津浦鐵路,從北平到南京對岸的浦口。
這三條鐵路的中心,就是當時的北平。
而豐臺和宛平正是在北方這三條鐵路交匯的節點,就像東北軍無法接受宛平城失守,將整個北平讓出來一樣,日本人也接受不了豐臺的被圍。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豐臺被圍不過是表面現象,在關東軍第11旅團進入密雲之後,東北軍的攻勢已經是強弩之末,東北軍只能被動在三個地方集結,準備抗擊日軍的進攻。
在北平城中,集結的105師在建國門車站被日軍重兵把守之後,就失去了先機。轉而只能往宛平,長辛店防線撤離。
而南苑的東北軍大營大部分兵力已經被抽空,奪取永定門車站已經不顯示。
7月19日,日軍20師團進入天津,華北駐屯軍日軍開始從守勢開始轉為進攻,北平危急,華北危急
廬山蔣介石別院,蔣介石面前將星雲集,所有人是一副一籌莫展的樣子。在華北正真戰鬥力強的中央軍,就湯恩伯的第十三軍,此軍乃老蔣的看家部隊之一,用不用湯恩伯,要看蔣介石的心情了。
“你們說,平津還能不能保得住,用什麼去保。”蔣介石見眾人都不說話,開始點名了:“辭修,你說……”
“委座,各位同僚,請看……”作戰部連日來對日軍的進攻態勢進行了分析,知道東北軍根本無法單獨抗擊日軍的瘋狂進攻。但是援軍從哪裡來,就很成問題。
陳誠的整個分析情況來看,很不容樂觀,從北到南防禦,除了在徐州有一定的戰機之外,其他地方都是一馬平川的平原,無險可守。
日軍的海上優勢,讓國民政府的海軍,只能一再隨守,成了整個國防中的軟肋。只有在其他地方開闢新戰場,才能讓北方的壓力削減,也為全國抗戰拖入相持階段創造條件。
早在兩日前,蔣介石發表了《廬山宣言》:
“……因為我們是弱國,再投有妥協的機會,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時候便只有拚民族的生命,求我們最後的勝利……”
“現在,和平既然絕望,只有抗戰到底。那就必須不惜犧牲和倭寇死拼。我們大家都是許身**的黃帝子孫,只有齊心努力殺敵,驅逐萬惡的倭寇。”
……
全國頓時沸騰,南京四千餘名大學生湧上街頭,支援蔣介石政府,各地的支援團體都在往南京的路上趕。這也讓蔣介石看到了希望,國家是有救的,國民眾志成城,還是能為國家贏取希望的。
此時信心滿滿的蔣介石,看上去就像是一面旗幟,挺拔的身姿站立在眾人面前。威儀赫然,軍容蕭瑟。
相比,**在盧溝橋事件的第二天,就發表了全面抗戰,支援東北軍的申明。蔣介石雖然晚了一些,但畢竟佔了政府的威望,引起的反應要大的多,對國民的鼓舞也更為強烈。
“根據顧問團和參謀部的意見,從河南抽調部分兵力,對翼西北進行防禦,主要是在懷來方向,對付可能在北平長城段來自日軍的威脅,協防張家口等地……”陳誠在的威望不高,因為他在北伐初期不過是小小的一個團長,後來因為要回家守孝,又離開軍隊幾年。
劉峙、蔣鼎文等人都認為他是小人,此時在眾人面前,雖說有蔣介石的撐腰,但還是戰戰兢兢的。
這時候,劉峙坐不住了,從河南等地增兵,動用那支部隊不是將他的老底掏空。雖然這些部隊都是中央軍嫡系,第4師、89師、95師等部隊,在也是一等一的主力部隊。
“我說,陳誠……”劉峙陰陽怪氣的聲調,就差翻白眼來表示對陳誠的蔑視了:“你這麼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