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包括為了緩解國內的矛盾,而將德國人驕傲的飛機制造技術引入了蘇聯。
蘇聯人在德國工程師的指導下,完成了一架飛機。
用德國進口的柴油發動機。建造了第一輛拖拉機和坦克。
希特勒的本意,是將蘇聯扶持成一個人英法都為之變sè的巨大威脅。這樣德國就能在歐洲動盪的政治環境中,漁翁得利。
不過讓希特勒也有些措手不及的是。蘇聯在軍事上的擴張能力只能用兩個字來描述——‘恐怖’。
經過10年的準備,150萬部隊的換裝,11個坦克旅,一萬多架飛機,600萬常備陸軍。
這都是一個恐怖到讓整個歐洲都大驚失sè的數字,但也是確實存在,並時刻威脅著德國東線的軍事力量。要說希特勒真的對誰不放心的話,那麼只有斯大林,斯大林掌控下的蘇聯。
因為和戰時的德國一樣,斯大林在蘇聯也擁有絕對的權威。
比希特勒加牢固的軍隊控制,還有國內一切都為戰備準備的瘋狂興趣。
蘇聯沒有準備好戰爭,但卻已經成為德國的大威脅。
在希特勒的眼中,英國是可以妥協的而物件,法國對美酒和女人的興趣往往要大於戰爭,義大利這個盟友太cāo蛋,而蘇聯這頭北極熊卻是危險的,即便蘇聯現在還在沉睡,沒有露出他兇惡的獠牙和利爪,但德國絕對不會讓蘇聯主動發起攻擊。
斯大林準備的這次大閱兵,在希特勒看來,無疑是一次對他威嚴的挑釁。
不過,德國和蘇聯的盟約關係還沒有解除。
德國和蘇聯還未成為敵對國,陸續有國家派出軍事觀察員抵達蘇聯,而德國也沒有因為沒有早就指定完成的巴巴羅薩計劃,在外交上孤立蘇聯,派出了一個相當有分量的軍事觀察小組。
斯大林絕對想不到,在幾個月後,他還不得不在紅場舉辦一場規模宏大,卻異常悲壯的閱兵,為了保衛首都莫斯科。
不過,此時蘇德雖說已經出現裂痕,但斯大林比認為希特勒會在短時間對蘇聯發起進攻。德國來訪人員,在蘇聯的接待規格還是很高的。
不過曾一陽卻並不在意,他抵達蘇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