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6部分

點頭道:“如此方才象個樣子,記得,當你們覺得自己能跑到阿拉干時,就和看守你們計程車兵說一聲,他會送你們走,還會給你們一些盤纏,但如果跑不到阿拉幹,或是你們準備跑到別的地方去,那麼放心,你們不會再回到這裡,死人是不用囚禁的。”

緬甸直到現代也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不過玉石礦是不用說的了,丁一自然也不會錯過,除了礦產以外,思機發父子的親信,都捉起來公審之後處決,並且丁一向當地的居民宣佈,大明的軍隊會駐在此地保護他們,而礦產就是作為駐軍的軍費,至於孟養,自古以來就是華夏之地,不過是被思機發父子入侵罷了,現在當然是建立起各種衙門,來教大家都過上好日子。這個年代大明強與不強另當別論,富足是絕對沒問題的——現代的墨西哥,就有德克薩斯共和國投入美國懷抱,別說仰慕漢官衣冠的孟養當地民眾。

丁一不是神仙,不能點石成金,也不可能把廣西的外包工程拿到孟養來做,但是他接下來的一連串措施,就讓孟養人誓死追隨了:訴苦大會,公審批鬥處決地主階級,分田分地,免賦稅。

在這個年代,田地就是命根子,有什麼比分田分地,更能把孟養人押上丁一戰車的呢?

何況於丁一從小就學著如何煽動階級仇恨,訴苦大會一開,階級與階級之間的鬥爭就開始了,幾乎在一個月裡,孟養就沒有地主了,都被民眾公審之後處決了,而田地都分到每戶人家手裡去,大家都在唸著丁制軍的好,大明的好。丁一試探性的徵兵行動,竟然三日就徵到了千餘青壯!但也許一個好訊息,總是伴著壞訊息:孟密安撫司,拒絕大明軍隊的進入。

第三章飛地(十一)

大明的土官制度之中,宣慰使司、宣撫司、安撫司、招討司、長官司,不是隨便安置的,是按著人口和地盤、戰略性而設定,宣慰使司是從三品的級別,而宣撫司則是從四品衙門,孟密作為安撫司,是大明土官制度裡的一個從五品衙門,先前那個同知大約有著什麼散職賞賜才穿著從五品袍服,否則的話,同知就是正六品。

孟密是從哪裡來的勇氣,敢於拒絕從二品的都察院左都御史、總督雲貴軍務的丁一,率領明軍進入孟密呢?孟密的安撫使派了他的兒子,也就是孟密安撫司的從六品副使,和先前那個同知一起來見丁一,他們給出的理由很簡單:丁一不佩將軍印,領兵入孟密不合律例。

也就是說,丁某人不是所謂的掛印將軍,不是總兵官。田豐已押解去京師,朝廷還沒有任命新的總兵官,所以這支部隊的確也就沒有掛印將軍,硬要這麼說,也是說得通的。將軍印是總兵官的憑據,大明也就那麼九個,算上新增的徵北將軍丁如玉,也就是十個,若連交趾的副將軍也算上,不過十一個,也就是說,大明十一大軍區的首領官憑證和合法性。

事實上,武將這時節已不比開國那年月,一般來講都是聽督師的,所以朝廷沒有任命新的總兵官,或者是有教丁一撤軍的意思,但也說不上就是故意為難,這當口來說掛印將軍,那真的跟認為頭頂《大誥》就真能上京告御狀一樣天真無邪了。

萬安聽著失笑道:“可知現今何年?”他這是給那副使一個臺階下。如果對方是真的不懂事,那麼必然就會問到底怎麼一回事?萬安自然就會給他解釋,丁一督師。自然是以督師文臣為尊了。因為畢竟孟養是土官衙門,不比中原腹地的官員那麼知書達禮,也許真是無知。

誰知那副使,也就是安撫使的兒子卻答道:“不論是洪武年還是景泰年,總歸是大明的天下,孟養是大明的安撫司,自然是按著大明的律例!我等是大明的忠臣。有違律例的事,卻是做不得的,不知下官說的。可是道理?”

端起茶杯,丁一吹了吹上面的浮沫,對萬安說道:“循吉,你陪玉章下去憩著。為師和這位副使倒是投緣。且讓為師與副使嘮叨幾句,再教他們回去。”萬安聽著含笑應了,招呼著那喚作周玉章的同知下去說話不提。

丁一卻是慈眉善目地向那副使問起安撫使的身體如何?又問起孟養的民生如何?種什麼作物,收成怎麼樣?周邊的阿瓦王朝有沒有對孟養這邊,呈現出什麼敵意來之類的。那副使小心翼翼地一一答了,丁一聽著點頭,又教劉鐵去取了銀子來,賞了他二十兩官銀。方才對他說:“爾等父子所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大軍就不過去吧,不過本官身為督師文臣,到了這裡,沒理由不去孟養走走,就算看看地形,以後如需朝廷派兵前來,也好心內有底。”

副使叩謝了賞,自然表示制軍若至孟養,那對他們父子來說是極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