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8部分

高原比瑪拉王朝和天竺計程車兵,更有效地重創了大明第一師。

高原氣候不是說夠意志力就能撐過去的,身體適應不了就是適應不了,休克或痙攣等等,不是能硬撐著的事。在石璞還沒有死掉,補給和彈藥充足的時間,大明第一師至少殺傷了不下五萬的敵人,而自己的戰鬥減員只有個位數,但非戰鬥減員就達到了四位數,一部分是被急性腦水腫帶走的。而大明第一師計程車兵,高強度的訓練和作戰,身體本來就有很多暗傷,併發症又帶走了一批軍兵。

接著在缺少糧草的情況下,就越來越多的人倒下了,當然,他們用子彈讓敵人無法哪怕前進一步,在他們倒下的時候,更多的敵人也倒下,第一場戰鬥到現在,瑪拉王朝和天竺組成的僕從軍,恐怕已有十萬人出頭的傷亡,而往往那些沒有當場死掉的人,他們也終將會因為鉛彈造成的感染而死去,但這對於大明第一師來說,意義並不大,因為帖木兒帝國不斷地驅趕著更多的僕從軍衝鋒而來,天竺也是大國,區區十萬人的消耗,並不算什麼,而似乎無論死掉多少天竺人和瑪拉王朝的人,都不會讓帖木兒汗國的將領放棄東進的決心。

而大明第一師這最後的二千人,大約也會死在這最後的戰鬥裡。

“傷員怎麼辦?”胡山舔了舔涸乾發黑的嘴唇,向丁如玉請示,在他們身後,還有五位數的傷患,有在缺少彈藥時,發動白刃衝鋒將敵人趕出陣地而負傷的;有被敵軍弓箭射傷,缺醫少藥而傷情不斷惡化的;有因為高原反應又沒有對症藥物而奄奄一息,因為後方的封鎖,民夫全被撤走,也沒有人手把他們撤下去,而只能等待著吐出最後一口氣的……

丁如玉已找不回往昔的明亮眼眸,她似乎連抬起眼皮,都要耗費著為數不多的精力。

“打下這波衝鋒再說。”但她的語氣仍很堅決。

胡山苦笑著道:“師叔,來不及了。”

“剛才送來一封信。”丁如玉舉起望遠鏡看著對方的陣地,一邊對胡山這麼說。

胡山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時候丁如玉要跟他提起一封信,這當口,就是下來一封封妻廕子的聖旨都沒用,就這兩千人了,沒有彈藥了,帖木兒汗國計程車兵,在第一天的交鋒之後,他們就沒有再露過面。

這段時間裡,大明第一師儘管不斷出現大面積的非戰鬥減員,但也給予了對方強勁的殺傷,可胡山很清楚,除了第一天,後面幾個月裡,全都是瑪拉王朝和天竺的僕從軍,畢竟還有平民,帖木兒汗國的軍隊很狡猾地躲在後面,就象一群狼,在等著大明第一師疲累了,鬆懈了,再於關鍵時候,給予致命的一擊。

丁如玉放下望遠鏡,從軍服的口袋掏出一封信。

“少爺回來了。”丁如輕聲地這麼把這封信除了簽名和日期之年,便只有“我來了”三個字的信,交給了胡山。

這封信在那些虛弱的軍官手中輾轉傳遞,似乎它有著某種魔力,可以喚起他們贏弱的軀體,最後的一點生命的光亮,可以教他們點著自己,來照亮這天地。

有人爬了起來,然後是第二個人,更多的人,他們沒有把為數不多的力氣,花在雀躍歡呼上,那是新兵蛋子或是評書裡才會出現的事,他們是老兵,見過血、殺過敵、負過傷的老兵,他們早已在戰場上,由著生命和鮮血教會了節省每點氣力的本能。

從瑪拉王朝的陣前望去,明軍的陣前,出現了一道紅褐色的細線,是大明第一師計程車兵,那紅褐色是他們軍服上乾涸的血痂,他們站了起來,用被高原氣候折磨得脆弱的身軀,撐起了這一身軍服,用缺氧而使喚得指甲內陷的手,握住了步槍,子彈用盡,手榴彈也耗光了,機槍和迫擊炮早就沒有了彈藥,他們還有刺刀。

丁一的信,不能讓他們緩解飢餓,也不能讓槍膛裡生出子彈。

但可以讓他們把握著上了刺刀的步槍,再一次站起來。

最後的刺刀。

有一杆殘破的“明”字軍旗,倔強地飄揚,上面還有八個已褪色的金字:勇冠三軍,精忠報國。

帖木兒汗國的騎兵驅趕開瑪拉王朝和天竺的殘兵,甚至揮刀砍下那些傷兵的腦袋,然後他們策馬衝向明軍。

衝向那條,細細的紅線。

第八章轉進(一)

在給山南前線送出這封信的時候,丁一已經到達了朵甘行都指揮使司。

明朝對於藏地的統治,並不如後世西方所認為的那麼單薄無力,政教分離的制度是從明太祖開始就執行的了,而明成祖登位以後也是繼續深化這種政策,西康地區的朵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