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笑了笑,卻抬腳蹬了興安一下,“去,讓如晉過來見朕。”看著興安出去,他搖了搖頭,“若是能不提起南宮,又能讓太皇太后開心,丁如晉,倒是人才。”
他最怕就是提起英宗,但真要把太皇太后逼到鬱結,至少老牌的國戚、勳貴勢力,也不是景帝說動就能動的,便王驥這進士出身,不是勳貴的伯爵,要處置他,也得調開麾下用熟的大將,再把他召到京師來折騰,最後也只能將他扔去南宮閒置。因為若是真的殺了王驥,那他這一脈許多官員便人人自危,朝政動盪不是開玩笑的。
景帝所沒想到的是,他這個想法,讓丁一,因為英宗那句“背叛我”而改變了許多計劃的丁一,得到了一個什麼樣的機會。
第八十章閒遊獨木橋(十四)
天子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煩惱,景帝有煩惱難得尋著丁如晉可以解決,他自然是不肯放過的。只不過這樣一來,他也就必須給予丁某人一些額外的條件,這一點從小生長於宮外的景帝,倒是十分的上道。因為他並不是被當成太子養大,所以也就自小沒有受命於天的心思,在他看來,叫人辦事給予一些條件;要別人忠心,就對人好點,是很自然的邏輯。
所以丁一方一入得內來,景帝就搖頭長嘆道:“如玉妹子在關外苦啊!”丁一聽著心裡不住吐槽:如玉和聖上您不是很熟吧?再說這密雲前衛,不就是聖意所屬,如玉才率軍出鎮麼?苦?真是一萬隻草泥馬飛奔而過好麼?
景帝倒是看得出丁一的不快,全然不顧君王之尊,上來拉著丁一坐下:“如晉啊,算將起來,你便是朕的義弟來著,如玉,便也是朕的妹子。這出關鎮守實在事出無奈,如晉想想,那寶鏡出產原料之地,安能用他人鎮衛麼?”
丁一依舊沒出聲,這說得跟真的一樣,要按著如此說來,把那個衛放在熱河防禦千戶所不就得了,要不要一路扔到哈喇河套?那離得多遠啊?這年頭難不成還有地鐵,上班在京師下班回河北睡覺麼?這關外步步殺機的所在,一里路就是一分風險,真是為著那石英礦,犯得著這麼折騰?
看著丁一陰沉著臉,景帝知道不丟擲一點好處,怕是不成的了:“便如先前所說,如玉也是朕的妹子,這種要地還是得靠勳貴來守著才能讓人放心,如晉啊。不過兵甲糧草卻要跟上才是,不能讓如玉受苦受累,還要憂心後勤。於先生那邊,朕去跟他討個情面,按著團營的餉糧來配備,畢竟關外那地方,要按關內的衛所一樣,分兵勞作,不甚合理……”
這當然是不合理,九邊重鎮誰不是朝廷拔錢、拔糧養的戰兵?若說有沒有軍戶耕作。這自然是有,只是能自給自足麼?完全就是白扯吧。何況丁如玉的密雲前衛可是在關外啊!丁一聽著倒就開口了:“團營軍士又非駐守關外,與密雲前衛不可一概而論,若是再加漂沒之類的火耗,聖上還不如省了這筆銀子。到時國庫多了開支,實惠落在蛀蟲的身上。密雲前衛的軍士。卻以為是朝廷不把他們當人看。”
這話卻把景帝嗆了個紅臉,不過丁一有氣倒是正常,至少景帝來說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丁某人巴巴拿了鏡子來找他合作發財,他這皇帝倒好,把丁如玉發配去關外送死!這會假惺惺來說什麼糧草。丁一不噴他一臉還叫丁如晉麼?
“依學生看來,至少得兩倍於團營的餉糧,漂沒不計其中方才合理。”這倒不是丁一獅子大開口,軍兵戰時拿雙餉。本來就是有這樣的例,身處關外,不就是時時備戰麼?丁一望著景帝說道,“若有人不服,重設榆林衛,教他去鎮守便是。”
榆林衛也是原先設在關外,後來撤消了的衛所。
景帝便有點不快,兩倍團營,那不是等同要給出一萬團營戰兵的餉糧?卻聽丁一又說道:“若是朝廷覺得按太祖舊例,不費天下一點糧草養兵,那便依太祖舊例好了,關外雖苦,兀良哈三衛這麼些年,不也活下來?”
這就是挑釁了:不按著給錢,那麼要是密雲前衛能活下來,就和朵顏衛一樣,朝廷也就別指望了。若是之前,丁一不會這麼直接地跟景帝挑明瞭話頭來弄,這樣很不好,若是兩方都不讓步,那麼一定就談崩,然後衝突馬上就爆發。
但現在已經決心二年之內要把英宗弄出來的丁一,卻沒有那些心思去虛與委蛇。
翻臉?翻臉就翻臉,景帝的性格,要翻臉也不會馬上就爆發,必定要跟于謙商量過,把方方面面把安置好了才來動手,弄王驥就整整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吧;丁一不比王驥,但十天半個月也是少不了的。
現時心頭火起的丁一,不介意這十天半個月裡,叫景帝領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