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眉宇之間,卻就有了深重的憂慮。
大佬們為什麼會這麼做?無他,因為他們所代表計程車大夫階層,太渴望戰爭紅利了。
不單單是錢,還有廉價的勞動力,女人,工藝品,土地,礦產……士大夫儘管絕大部分人,此時仍不願出海,但他們有管家啊!拍下海外的礦山、良田,派管家去海外不就得了?在雲遠打下來時,他們就這麼幹的啊!
所以商輅才會這麼問,戰事要是不順,這些人得不到他們所期盼的,那麼,到時丁一怎麼辦?
第四章新君(十九)
一旦戰事不順,怎麼樣去面對這些失望的人?這不單單是士大夫階層,大明上下都指著戰爭紅利呢。天津守備處那邊,直隸地區要報名從軍的良家子,每日絡繹不絕,對於有著“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傳統思維的華夏人來說,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利益,因為一旦出征海外,所得的利益,分配到手的津貼、餉糧,還有各種名目的補貼銀子等等,以及打掃戰場取得戰利品,在歸公統計之後,按百分比返回到繳獲者手裡的銀子……基本只要活著回來,就絕對至少成就了小富之家。
而要是死了、殘了,因為現在傷殘軍士基數很少,丁一照顧得很到位,可以說,也讓報名從軍的人,沒了後顧之憂。
但這一切,是在閃電戰的基礎上達成的。
不論是雲遠、關外大草原、朝鮮、倭國、埃及、幾內亞、休達、呂宋、爪哇,丁一都是以閃電戰的方式,透過單位時間內,集中手頭所有資源,最大限度發揮出火力優勢來結束戰事,關外大草原上,更是不惜親身歷險,以斬首戰術來摧毀瓦剌的指揮中樞。
從來,就沒有打過相持時間很長的戰爭。
當然,在丁一遭遇海難以後,木骨都束的歷程或許長一些,但那幾乎就是一個敵後武工隊,開拓解放區的傳奇故事,談不上大模式的戰爭。
正因為商輅有著極高的政治智慧和戰略眼光,所以他才會提出這個問題:“彼時戰事不順,朝野共討。戶部、兵部等一應衙門,失了熱忱。漂沒、剋扣之事,難免重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