吩咐道。
“儘快展開訓練工作,把在京師的部隊,思想教育捉起來,是否認為自己是丁一的兵,不重要,只要他們承認自己是大明的軍人,就可以了。重要的是,為什麼打架動刺刀?動機槍?不要因為第二師擁護我,你就把他們從輕發落,明白嗎?”
“是,先生。”
丁一點了點頭,對陳三說道:“祐之呢?不是剛從天津回來麼?”
曹吉祥在邊上小聲遞著話:“剛才見著您在忙,祐之小少爺就在廂房裡打個盹,太累了。”
“那就算了。”丁一倒也體諒劉吉,從天津騎馬過來二百多里路,一個進士出身的文官,的確也是夠累的了。
“先生,弟子給您請安了。”這時卻就聽著劉吉從門外笑著入了來,恭恭敬敬行了禮。
“撐著住麼?看著黑了些,倒是精幹了不少。”
“回先生的話,弟子還應付得來。“
丁一伸手示意他坐下,卻對他道:“草擬個摺子,讓刑部那邊,把死犯流放到澳大利亞和美洲吧,這樣也可以節省一部分監獄的開支;而在海外,我們也能多點華夏本土的民眾。”
始終還是劉吉使得順手,不一陣,便把摺子擬好,拿過來給丁一過目。
不得不說,這一點,陳三是做不來的。
丁一看了無誤,就用了印,教曹吉祥送了出去。
“先生,弟子不知明日冊封,按何等建制進行,故而弟子依著先生的意思,在天津就做了兩份章程,一份是按著華夏的習俗官職;一份是按在大秦古國的官職。不過凱撒一職,弟子以為,還是不設為好。”
劉吉也是跟著丁一去過埃及的。他是正經的舊式讀書人,進士出身的底子,這是什麼概念?就是精英教育出來的姣姣者!這樣的人,他真正要做學問,特別是職官之類的研究,那是很快就能上手的。所以當時在埃及,他就有學習過這方面的資料和知識,對於古羅馬和後來的拜占庭的職官,一點也不陌生的。
但丁一看著他遞上來的兩份方案,翻完之後笑道:“祐之是用了心思做事的。”
“不過,這兩份方案先封存起來,暫時都不用。”丁一對著陳三和劉吉,這麼說道,“大秦古國,今不曾有寸土,何以冊封百官?草臺班子也不能這麼搭。”
“更為重要的是,大秦朝廷的事,為何要由大明的禮部來主張?”
第五章君臨(七)
聽著丁一這句話,劉吉和陳三的眼神便都熱切了起來。封賜百官當然能讓下面的人感覺有個盼頭,感覺跟著丁一,總算是有了個下場。但比不上這麼一句話,因為這十年裡,丁一不單用一連串的勝利,弄得大明朝野之間,都渴望著下一筆戰爭紅利;而且也把跟隨著他的學生、弟子、部下,這些人的心思折騰得很大。
大到一個空殼的帝號,已不能滿足大家的期待了;
事實上,在此之前,他們已數次在謀劃著,如何讓丁一黃袍加身了。
如果不是丁一的掌控力非常到位,也許已經在他們的策劃之下,騎虎難下不得不稱帝了。
“我為大明,已做得太多了,如果這樣的大明,還會再頹敗下去,那麼我也只能說,皆是天數了。”丁一很平靜,因為這一番話,在他心裡,已來來回回思考了無數遍,“我也得為了自己去考慮一些事。”
“祐之給你厲師弟發封信,如果奧斯曼那邊有回覆的信件,馬上送遞過來京師。”
“是!”劉吉的聲音裡,都透著說不出的興奮。
而當劉吉準備下去修書的時候,陳三卻就向丁一問道:“先生,那明日冊封,怎麼個章程?”人員總是要安排的,就算要啟動戰爭,各個部門,作戰單位、後勤單位等等,總要安置好人手,這些實務上的東西,不是有雄心壯志就能落實下去。
“按八大處的建制佈置下去就是,不要去在意明天那一臺戲,京營的訓練。你要捉緊,我們需要大量的部隊。奧斯曼帝國絕對不是倭國或是馬木留克那樣的對手。你要把他當成比也先更強大的對手來看待,而且。我們在奧斯曼,可沒有一支都音部落,從中策應的,一旦開戰,絕對不要做零傷亡、低烈度的準備。”
“是,弟子已經開始對駐京軍隊進行考核,首先是第二師,按計劃,所有考核成績良好以下、合格以上計程車兵。體能成績優秀的,將以不適應繼續服役為由,讓他們退役到兩廣的人武部門;其他四個師,也一併如此處理。”陳三笑著彙報實務的細則,每一處都摳得很細。
丁一放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