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6部分

不是養老的所在。原本的歷史上終明一代,除了劉瑾變法那兩年之外,一直都是負責徵收南直隸以及浙江、江西、湖廣諸省的稅糧,要知道原本歷史上,此四地所交稅糧幾乎佔了大明帝國的一半。同時還負責漕運、全國鹽引勘合。

周玉章這位丁一提拔起來土官,雖說在雲遠以一府知府之職,基本是做布政使的事。但畢竟官職沒上去不是?土官出身不是?所以朝廷調他到南京戶部。出任南京戶部郎中,看似從正四品知府降到正五品郎中,但事實上是從邊陲到中央進了一大步。

而且還給他授了散銜,也就是並沒有降周玉章的級別。等同是高配的性質。

又有實權,雖說沒有把漕運總督兼河道總督兼鳳陽巡撫交給周玉章,只是給了個郎中。但也將大明鹽引勘合這一塊的實務交給周玉章去做,說白了。是肥缺。

“宮聚老了,玉章又赴南京。當地土著無人彈壓,安能不生起亂來?”丁一也很無奈。

地盤多了,就得治理,治理就得有人才,現在他就是人才不夠用啊!

倭國還好說,大明六部各自派員過去,催收戰爭賠款就是。

朝鮮那邊要派人,兩廣要派人,相當於國有工業的兩廣工業部要派人,幾內亞那邊也要派人,呂宋、爪哇……哪個地方不夠人?更不要說軍方這邊也一樣要人了。幾個書院,說起來丁一弟子滿天下,十年來,成千上萬的學子。

但是,一年畢業的,也就幾百人啊,就算這兩年丁一授意,略為放寬了標準,也不過千人。而軍隊還好說,學生進去見習帶兵,第二年就轉正,也出不了什麼大的亂子;地方吏員的話,剛畢業的學生,難道就讓他去當某一處的首領官麼?放在工廠或是放在地方,誰放心?

一個是人不夠分,一個是分了也不可能馬上見效。

這就是丁一頭痛的問題,甚至他獨處時,常很無奈的自語抱怨:“哪有肥仔水啊!我恨不得把書院的學子,全喂上肥仔水和金珂拉啊!全都能催熟了!”人不夠用,自然就會亂。以至於現在連劉吉都知道肥仔水這梗了。

“朝廷不是派員前去任職麼?”許彬接過報告,戴上老花眼鏡端倪了一會,抬頭向丁一問道。

丁一聽著就苦笑了:“八股進士,於此時不失為選官之策,但只會做八股的文人,去到雲遠,卻哪裡鎮得住彼等土著?”說著他示意劉吉過來,對他說道,“讓朱永準備一下,如果局勢不妥,兩廣這邊胡山看著,讓朱永帶一個警備團到雲遠去。是否入雲遠,由楊守隨自決之。”

“行文給朱動,讓爪哇那邊,調一個陸戰營到阿拉幹王國,隨時準備平叛,便宜行事。”

“行文給楊守隨,雲遠天地會、忠義社的負責人,要對此負責。”

丁一很無奈,他這也是先做預備了,儘管目前看,事態還沒壞到這地步。

但一來一去,海路上花掉的時間,往往等到命令去到兩廣時,早就跟現在的情況不一致。

劉吉應了,馬上招呼書吏,起草檔案。

隨著更多的西方船隊,載著瓷器和茶葉回到歐洲之後,雲遠的事態也漸漸被諸國所知道。

“波塞冬要完了。”這基本是歐洲上流社會的一致論調。

而更多的國家,比如葡萄牙、卡斯提爾王國,卻就認為,這是機遇的到來。因為西有北美、東在雲遠,丁一就不太可能再把兵力放在地中海區域,那麼新大陸的資源,這些國家就能參與分蛋糕的行列了!

這種想法不止限於葡萄牙和卡斯提爾,連剛剛坐上王位英國國王也開始造船計劃了。之前英國人沒有怎麼動,一個是英王愛德華四世剛打完玫瑰戰爭;一個是因為他們以海盜的名義,跟大明地中海艦隊搞過幾回,結果都是有去無回全軍覆滅。

英國人就覺得認慫算了,歐洲各國都不願跟丁一在海面上較勁,他們也沒那麼大心氣。

但現在不同啊,現在丁一東西兩邊都有麻煩了。

關於丁一要把小亞細亞的兵力、地中海各處的兵力都抽調回大明的傳聞,在貴族圈子裡流傳得頗為利害。誰都看得出來,羅馬皇帝的冠冕,對於丁一來說,是一個名義,是錦上添花,華夏那邊才是根本啊!

“地中海艦隊也不可能留在歐洲的。”威尼斯人更是帶著某種復仇式的快感,咬牙切齒這麼說道,“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而且威尼斯人也開造船了,打算等著地中海艦隊撤走之後,重新入主地中海。

穆罕默德二世則命令手下去跟丁一談判,原先約定的四百萬兩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