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于謙更不客氣,于謙還說丁一能領千人之軍,石亨說丁一隻是一個強悍牛逼的小旗,了不起就是總旗,百戶都沒資格當。然後他又列舉了不少例項,就是歷數丁一從到京師之後的一連串軍事行動。
主要是從土木堡開始,到貓兒莊救出英宗,到京師保衛戰雪夜踏營,包括在關外救下也先的妹妹巴達瑪,創立都音部落——大約是從跟他一起在學院任教的也先口中打聽出來的,畢竟十年左右,他們有太多的空閒,可以去琢磨丁一了。
總而言之,石亨認為,這些戰例的勝利,只能說明一個事實,就是丁一當一個小旗,管個十人,那是精銳無比;當一個總旗,帶領個幾十人,也是能勝任的;但要當百戶,領上百人左右去作戰,是沒那水平!
甚至他還把丁一俘虜也先的戰例也拆分開來,然後在大量的數落和嘲諷裡,分析出丁一於其中真正得力,不過是“持數十精銳,行荊軻之事罷了!”荊軻就是刺客嘛,他認為丁一與荊軻的區別,不過是“膽色壯於荊軻,武勇勝於專諸,眼力強於博浪沙負大鐵椎之士罷了!”
至於在京師保衛戰裡,丁一率領被解救俘虜,以數百人破數千騎,石亨認為:“不過仗火器之利!”其後的戰跡,石亨也是認為,“夫槍炮者,若以百鍊鋼刃對銅劍,安有不勝之理?非陛下之謀略致勝哉!”
丁一看著卻是點起頭來,這個世界只有他自己最清楚,石亨是有水平的,歷史上能留下名號的人物,真的沒有一個是善茬。丁某人是兵王,沒錯,但的確當個班長他一點問題也沒有,而領一個排,基本上,至少在營救英宗那時節,就是他的真實水平了,手下人馬上百,他就很吃力了。
“這段很好。”丁一指著石亨罵他的信裡,仔細拆出丁一俘虜也先那一節,其實數千都音部落的人馬都是造勢,真正行動的不過數十人。丁一對邊上警衛伸手要過鉛筆,在那一節上打了圈,對劉吉和李東陽說道,“派人過去,請石總鎮再把這次行動拆細一點,我需要兩份檔案,一份是當時致使那次行動的每個細節;一份是身為統帥者,為什麼不應親身歷險,也請石總鎮說說。派人告訴他,如果他同意,會刊印成書,前者作為特種作戰的教材,後者作為團以上指揮官培訓時反面案例。五十年內,每印一批書,都會支付給他稿費。”
“對了。”丁一交代完了之後本想離開,又想起來,對劉吉說道,“讓小張子不要為難他,他喜歡罵我,只要不是粗口髒話,象這樣罵的話,讓他罵,沒關係。”
丁一的心情變得好了起來,因為他對於譚風提出的問題,那些公開宣誓效忠於他的學生們,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
丁一的奮鬥(三十三)
解決的辦法,說白了是很簡單的,那就是脫胎於“火線加入”。加入某個組織,取得某種憑證,在和平年代,也許會是因為各種不可告人的目的,為了尋租行為的便利等等。但在火線,在戰場上,面對炮火而申請加入某個組織,從而得到衝鋒赴死的機會,丁一認為,至少這些人,在這個時候,他們是純潔的。
所以丁一就使用了同樣的方法:華夏這麼幹的人,全部到士麥那來;華夏以外這麼幹的人,全部去美洲。如果主動提出這樣申請的人,丁一給予了他們一個加入組織的機會:羽林。
但同樣出乎丁一意料,幾乎那些宣誓效忠丁一的學生,無論身在華夏或是西方,至少八成以上,響應號召遞交了申請。羽林,這個效忠於皇室而不是朝廷的組織,或者說,丁一的原教旨主義者,就從這建元四年開始誕生,將伴隨著這個帝國,渡過無數的波湅曲折;他們從此時的帝國先鋒,隨著歲月的推進,漸漸成為保守的力量。
對於民眾的影響力這一點,路易十一明顯要比丁一看得清楚,或者是說,丁一習慣性的低估了自己的影響力,而路易十一在巴黎跟自己親信溝通時,對於丁一所下的評定才是恰當的:在跟隨著他的旗幟計程車兵和民眾來說,他就是神!
不過在共和組織的發展方面,卻就出現了問題。
因為輸出革命是需要錢的,儘管工業化方面開始有了基礎的泰西大明,瘋狂向外傾銷。而丁一也從中得到許多的利潤。但他要許多傷殘計程車兵要照顧,有烈屬要撫卹。他也沒有什麼錢了。至於國庫,財政部長楊鼎多次提出:“戰爭紅利可解一時之困。不當為常有之水!”
丁一是準備削減掉一些共和組織的開支,但這個方案,被王越提出了反對的意見。
正在率領六師之眾,肅整小亞細亞的王越,三次提交了報告上來,之後又提出希望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