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便笑著道:
“想當初容妃妹妹都是雙十之數才有身孕,元娘又急什麼呢?”
眾人聽了這話,頓時都是瞪大了眼,交換眼神。
崔貴妃對傅明華好似多有維護,竟為了她與容妃對上,揭了容妃傷疤。
誰不知容妃當初入宮之時,年紀已經很大了,所以哪怕她再比崔貴妃得寵,四皇子燕信仍比燕追小了三歲有餘。
這會兒崔貴妃話音一落,容妃的笑容便顯得有些陰冷。
宮中兩位貴人鬥嘴,旁人又哪敢出聲的。
魏敏珠又嫉又恨,不時望著傅明華看。
好一陣後,容妃才笑著伸手去提了提自己的宮裝領口:“姐姐真是心疼兒媳。”
崔貴妃也不甘示弱,掩唇而笑,目光中寒光閃爍:“容妃妹妹急著抱孫,忠武郡王妃在送女兒出嫁時,陪嫁之中怕是要添一副送子觀音了吧。”
四皇子燕信定下的親事是忠武郡王府竇家的小娘子。
老忠武郡王竇敬聞乃是陳朝大將,後敗於太祖手上。太祖敬其忠義武勇,便親自說降了他。
竇敬聞降唐之後,立下赫赫戰功,死後封‘忠武’二字,陪葬昭陵。
當初容妃為四皇子燕信定下忠武郡王府的緣故,自然不僅此而已。
忠信郡王妃乃是出身山東士族蘭陵蕭家。
蕭家在齊魯之地聲名顯赫,祖上可以追述至漢時,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時光。
在齊魯之地,蕭家乃頂級世族門閥,雖不如謝家清貴,但在齊魯一帶,也是十分有地位名望的。
時至今日,哪怕昔日名門王家已隨著朝代更迭而漸漸衰敗,但蕭家在山東一帶影響力依舊是十分的大。
哪怕就是燕追身側,號稱交遊滿天下的姚釋,與蕭家相比,在齊魯之地影響力依舊弱了蕭家不止一籌半籌。
蕭家祖上自漢朝時便頗出人才,就是陳朝之前,宇文氏也數次與蕭家聯姻,直至前朝楊氏的皇帝,幾次母妃都出身自蘭陵蕭氏。
正是因為如此,蕭家地位節節漲高,至今朝中,蘭陵蕭氏的官員依舊有好些仍在擔任要職。
大唐出身自山東的官員、學子,俱都以識山東士族而自豪。
當初容妃在為自己的兒子選妃時,是費盡了苦心的。
此時崔貴妃連諷帶刺,忠武郡王妃蕭氏臉上雖然仍帶笑意,但傅明華心中猜測她恐怕是極為不快的。
說話的功夫間,太后從內殿出來,眾人又連忙起身下跪。
今日因為祭祀的緣故,前來朝拜的女眷便不如上一次宴請時那樣多。
太后一一見了禮,之前說的話便不了了之了。
只是晚宴完時,傅明華走在後頭,溫新便喚了她一聲,說是太后賞了她一盒進貢的珍珠,溫新還道:“太后說,您氣度端華,性情溫和,非是那等言語酸薄之輩,這珍珠配您正好,您且收下,得空了進宮來陪太后說說話。”
一旁容妃聽了這話,眼中閃過陰沉,臉上卻越發笑意更深了些。
崔貴妃極力控制住自己上揚的嘴角,看了容妃一眼,容妃提了提自己披帛,頭也不迴轉身便出殿了。
第三百四十一章 太后
晚上燕追有事,先送了她回府,自己則是去了書房。
傅明華洗漱完,江嬤嬤端了珍珠上來,一顆顆的,足有花生那般大,個個飽滿圓潤,這一匣子可是十分珍貴難尋的。
江嬤嬤就問道:
“這珍珠取些做條項鍊,您也好戴。”
傅明華就點了點頭。
說了這事兒,江嬤嬤感到十分奇怪:“太后怎麼會送您這一匣子珍珠?”
還是讓溫新親自送出,當了容妃的面,說的那些話,不可能是溫新自作主張說來的,倒像是受太后指使,可如此一來,不是擺明了落容妃臉面了?
如今容妃如此得寵,太后卻似十分不喜歡她一般。
江嬤嬤納悶不解,傅明華就抿唇而笑:
“燕氏出痴情種。”
嚇得江嬤嬤伸手來捂她的嘴,又恍惚著反應過來,這裡不過是內室之中,又無旁人,傅明華就是言語放肆了一些也是不打緊的。
只是江嬤嬤仍是叮囑著她:
“這樣打趣的話,還是少說為妙,您如今這個位置,就怕有心人聽了。”
傅明華伸了手指,撥了撥匣中的珍珠,聽著珠子被她撥動,發出的輕微細響聲,才笑道:“嬤嬤不必擔憂,我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