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8部分

播的時節,再加上小冰河時期的特殊天氣影響,以及都是新開墾的耕地,所以平均畝產量並不理想。當然,這也在根據地之前的預料之內。

河套地區新開墾耕地都是在河套平原和土默川平原的黃河兩岸,根據地組織數萬流民,總共在黃河兩岸開墾了近二十萬畝荒地。

北上集團軍橫掃漠南草原的蒙古各部,繳獲了大量的牛群,除了大部分送往遼東地區以外,生於的全部投入到河套地區,做為流民開荒的耕牛使用。

這可把河套地區的大明流民嚇到了,他們長這麼大還沒有見過這麼多牛呢。現在可好,遠東公司的牛簡直遍地都是。所有的牛群專門還有蒙古基層牧民幫著照顧,使得河套根據地的開荒速度非常快。

河套根據地還在黃河沿岸配置了上百臺蒸汽機組動力的水泵,日夜不停的對沿岸新開墾的耕地進行灌溉,所以根據地的耕地基本沒有受到大明北方嚴重乾旱的影響。

再加上農作物種子都是公司農林部種子培育中心的優良品種,而且有周林等農林部派遣一批技術人員,一直下到第一線,天天在田間地頭忙碌,使得根據地今年的秋收產量還是不錯的,基本達到了之前的預期。

河套地區的土地當然無法和遼東和外東北的黑土帶相比,腐殖質的積累和有機質合量不高;尤其是新開墾的耕地,如果沒有足夠的肥料,會造成進一步的減產。

為此公司在草原上動員了大批的基層牧民,收集各種牛羊馬糞,成群結隊的向河套地區運送,草原上就屬這東西最多了,在很短的時間裡,大批的牛羊糞便就在黃河兩岸堆積如山。

周林和公司農林部的技術人員,組織流民在根據地大肆製作土法有機堆肥。經過數萬流民不斷的努力,使得根據地的近二十萬畝新開墾的土地,有了足夠的肥料。

堆制堆肥是一種古老的技術,不需精確的計算和高深的技巧,製作非常的簡單。而周林和農林部的技術人員,採用的是現代社會的堆制有機肥的製作方法,新增了不少化工原料,不但加快了堆肥的發酵時間,還大大的提高了堆制有機肥的肥力。

用牛羊糞便做原料土法生產的有機堆肥,富含有機質和各種營養元素,以羊糞的氮、磷、鉀含量最高,和秸稈、雜草、落葉、泥炭和乾土等材料混合,再新增適量的氰氨化鈣等化學原料,促其發酵,然後覆蓋上破席,以避免肥份喪失。

土法堆肥不但可以提供植物養分,提高土壤養分的有效性,並能使土壤中鈣、鎂、鐵、鋁等形成穩定絡合物,減少對磷的固定,提高有效磷含量,還能改良土壤結構。腐殖質膠體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降低容重,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協調水、氣矛盾,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力。

雖然有著這樣那樣的不利因素影響,但是今年河套新開墾的近二十萬畝耕地的各種農作物的產量,都基本達到了之前的預期。其中玉米的平均畝產將近三百斤,土豆平均畝產五百多斤,地瓜的畝產更是達到了六百多斤。

這樣的畝產量在根據地的眾人看來應該算是比較低了,但是參與秋收的廣大流民卻都是大喜過望。他們種了一輩子的地,就算風調雨順的年景,畝產數百斤已經很牛逼了。

河套根據地的秋收結束後,並做了一次詳細的統計,入庫的秋糧總共達到了三萬餘噸。在如此不利的條件下,河套新開墾的土地居然也能有這樣的產量,讓河套根據地上下非常的振奮。

這也給了大家莫大的信心,證明在河套地區大規模屯田,把河套根據地建成西北的塞外江南,還是能夠實現的。

結束了秋收工作,河套根據地也開始為即將發動的寧夏戰役做準備了。經過情報部發回的訊息,今年河套根據地的秋糧收穫還算不錯。寧夏平原也屬於河套地區的一部分,也就是歷史上俗稱的“西套”。

寧夏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遠自秦漢時代起,居民已在這裡開鑿溝渠,引黃河河水灌溉,農業十分發達,素有“塞外江南”、“塞上糧倉”之稱。即便崇禎大旱期間,大明北方數省無一倖免,可寧夏平原因為有完善的灌溉系統,卻絲毫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河套根據地在這幾個月,也一直在為寧夏戰役做著積極的準備。為此公司還聚集了一百多輛各式卡車,組織了幾次大規模的支援行動,每輛車後面還掛了節車廂,都裝的滿滿當當,千里迢迢的從遼東克什克騰部,一路開到了歸化城。

為河套根據地運來了包括各類蒸汽機組模組化標準構件、內河蒸汽甲板駁船的模組化標準構件、武器彈藥、各類生產工具等大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