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他站在船頭,看著黃河兩岸,心裡不禁想起了當年自己和劉漢成父子,也是坐著這樣的船去的遼東。那一年可沒有這麼好的船,都是臨時僱傭的船隻,而且每艘船都塞滿了人,出海前在黃河的那幾天,秦二狗至今想起還心有餘悸,真不知道當時是怎麼熬過來的。
“二狗,你也是從山陝過來的吧?”
一個軍校的同學轉過頭問了一句,秦二狗點了點頭,苦笑著說道:“兩年多前,我就是從河南坐船出的海,直接去的遼東。”
旁邊的幾個戰士聽了,都不禁看了秦二狗幾眼,他們沒想到軍校生裡還有山陝移民。他們知道第一次從黃河水道出海是三年前,一個在遠東僅僅呆了三年的山陝移民,竟然成了軍校生,這特麼有點扯啊。
船上帶隊的班長,我點不可思議的問道:“長官,你真是三年前從河南坐船出海的山陝移民?”
還沒等秦二狗說話呢,他軍校的同學就先替他回答了:“當然了,小秦進軍校的時候,還是列兵呢。目前在陸軍指揮軍校文化課也是名列前茅,還是我們學院的訓練尖子呢。”
船上的戰士聽了,臉色都變了,都是一副肅然起敬的表情,滿臉崇拜的看著秦二狗。他們都是當了兩年以上的一年以上的老兵,那名士官班長已經三年軍齡了。
他們都是從海外旅臨時抽調過來的,也都是老兵油子了。自從加入到遠東軍,當然知道在遠東想成為一名訓練尖子是多麼的艱難,列兵被保送到軍校,那更是他們聞所未聞的事情。
船隊經過幾天的航行,終於來到了河南境內。此時黃河兩岸一座座遠東購買的農莊裡,已經聚集了大批的山陝流民,等待著遠東船隻的到來。
經過幾年的工作,中原情報站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在遼東參加過冬訓的山陝移民中,挑選了一批積極分子,來到河南幫助他們管理流民。
每年移民轉運工作多是集中在四月初至十月底,所以他們有整整一個冬天的時間,在河南、湖廣和山陝等地收攏流民。每個收攏來的山陝流民,都只發一件破舊的棉大衣。
為了節約成本,流民到了遼東,會在進入淨化營之前脫掉這件棉衣,然後經過簡單的處理,再次送回河南的流民收攏點,在穿在另一名移民的身上,以此往復,原本嶄新的棉大衣,如今都變得破爛不堪。
但河南的流民收攏點,主要任務就是聚集流民,保證這些流民能有一件禦寒的棉大衣,別在這個冬天被凍死就行。而且每天只有兩頓稀得像水似的米粥,吊著他們的命。
其實遠東最初也是讓他們每天吃飽的,可是流民們吃飽了以後,就不斷髮生各種狀況。有一些流民,竟然糾集起來,偷偷跑出去四處劫掠,還破了附近的幾個莊子。甚至還發生過搶劫流民收攏點糧庫的事件,弄得中原情報站極為被動。
這裡是大明的腹地,遠東也不可能在這裡佈置太多兵力,維持流民收攏點的秩序,所以現在流民收攏點基本不讓流民吃飽,每天只是給他們兩頓稀粥。即便如此,各個流民收攏點依然極為混亂。
好在當地的官府和附近計程車紳也怕出事,他們每年都會派一些軍戶和青壯過來維持秩序。他們都盼著遠東把每年逃荒到這裡的流民儘快運走,免得在他們治下的生出事端。
十幾艘內河機帆船剛一靠岸,就看到附近的岸邊停滿了各種各樣的船隻,正有大批的流民登船。大多數流民都不想登船,可是在皮鞭和棍棒的抽打下,不情願的被推上了船。
整個岸邊混亂無比,到處都是流民們哭嚎的聲音,那場面讓人看著極為揪心。秦二狗的幾名軍校同學,都露出了不忍的神色。
終於,一幫流民被驅趕到了這裡,被幾個當地青壯連踢帶打的推到了秦二狗他們的船上。秦二狗聽著熟悉的鄉音,眼淚都流下來了,他也回憶起當年逃荒的那段日子。
他的一個軍校同學試著去攙扶一名流民,可是沒想到那名流民“噗通”一聲跪了下來。“咣咣”的可著響頭,大聲的嚎哭了起來,船上船下的其他流民也都跟著跪了下來,場面一時間變得極為混亂。
突然,船上帶隊計程車官班長猛的衝過來,一腳就把那個流民踹倒了,掄起皮鞭沒頭沒腦的抽打著船上的流民,還大聲的罵道:“都特麼的趕快上船,再墨跡就把你們扔進河裡……”(未完待續。)
第六百五十二章這時候裝什麼聖人
秦二狗和他的幾名同學都被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得目瞪口呆。看著幾名海外旅的戰士在那名士官班長的帶領下,兇悍的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