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靠在砦寨旁睡覺的武士瞬間蹦了起來,他們跑到砦寨前面的木欄處一看,心裡頓時拔涼拔涼的。
只見遠處的海面上,鋪天蓋地的都是密密麻麻的戰艦正從對馬島旁邊經過,一簇簇濃郁的黑煙在海面上漂浮,遮天蔽日的景象宛如末日。
幾十艘平板戰船正急速的向對馬島藩城府中城駛了過來,幾名武士早被遠處那密密麻麻的艦隊嚇破了膽,看到幾十艘遠東的戰艦開了過來,連忙對著身邊的一幫青壯大喊道:“戒備……戒備……你……馬上向藩主稟報,就說遠東打過來了,快去啊……”
他不喊還好,這麼一喊,這座砦寨裡的幾十名青壯頓時逃散一空,受他們的影響,附近的幾個砦寨的青壯和足輕,也都紛紛扔掉了手中的兵器,轉身亡命奔逃。
幾名武士苦逼的對視一眼,乾脆也跑了。面對如此強大的艦隊,僅憑著對馬島的一幫農民和漁民,哪是遠東的對手。他們還算是忠誠,直接跑回了府中城,向藩主報告了情況。
宗氏一聽遠東的艦隊來了,連忙組織府中藩城的所有兵力和城內的青壯,企圖依託藩城的城防,抵擋住遠東的進攻。可是就連宗氏自己都不相信能守住藩城,所以他們派出了幾名武士,分別在從幾個方向坐船前往九州島和本州島,把遠東入侵的訊息送出去。
但是遠東的艦隊早就把附近海域封鎖的猶如鐵桶一般,空中還有大批的飛艇不對來回巡邏,幾名宗氏家的武士坐船剛剛離開對馬島,就被截了下來。
幾十艘近海蒸汽甲板駁船,裝載著山地旅的一個營和兩個外東北土著民兵營,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就順利的登上了對馬島。他們連登陸陣地都沒有設定,就直接來到府中藩城的城下,僅用了一個小時就破了城。
遠東軍在對馬藩的藩城進行了血腥的屠殺,宗氏一族男女老少,以及宗氏家的家臣和武士及其家眷,都被遠東軍屠殺一空。
這次的日本戰役,遠東軍的政策就是盡最大的努力,把日本的那幫村長、縣長,及其家臣、武士,全都斬盡殺絕。甚至連日本的天皇一族,也不能留下一絲的血脈傳承。徹底的打碎日本的上層統治結構。
日本這個民族恨可怕,現在社會的日本,你看到的是,和諧有序的社會,井井有條的排隊,禮貌和善的陌生人,看顧老人的義工,絕不過度涉及私人問題的交談等等,其實這些只是這個國家的表象。
在上千年的歷史中,日本人一直生活在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里。傳承了千餘年極其嚴苛的等級制度,已經深深的銘刻在這個民族的骨子裡,即便是在現代社會也同樣如此。日本民族就像一隻軍隊,嚴苛的等級制度,使得每個日本人就像一個個零件似的各安其分。
武士階層儘管具有寄生的特權,但即使農民所提供的賦稅不足以養活他們,他們也不得從事勞動或商業,而只能節儉度日。農民階層,儘管他們必須忍受武士之刀的凌辱而不得反抗,德川家康所頒佈的法令中規定:“對武士無禮,對上司不遜的庶民,可立即斬殺”。
各階層的人都很清楚自己的義務、特權和地位。無論是上層還是下層,一逾越自己的特權範圍,必將受到懲罰。
比如在農民大規模的請願活動中,儘管農民的抱怨是合理的,國家也應當尊重。但是農民領袖破壞了“忠”這一基本法令,於是,在他們被拉上斷頭臺的時候,他們的同胞也認為這是必須的,即使目睹行刑也決不暴動。他們可以在事後建祠,但卻認為行刑是自己所賴以生存的等級製法令的核心,必須接受。
這種政體原則決定了日本人們評價事物的準則,不是“正義與否”,而是“偉大與否”。善惡的意義僅僅在於它能否實現一定的目的。人性、民主也同樣被放到了一個非常低下的位置。
這樣的國家就像一支永遠處於操練中的軍隊,它有著嚴明的組織紀律,人人都苛受自己在這個組織中的地位。在那裡無所謂正義或仁愛,一切僅僅是為實現目的而奮鬥。這樣的社會如同一支軍隊,一切異議和私慾都被軍銜制和軍紀所排除,因此其組合具有最為強大的力量。
所有日本人都是一支龐大軍隊的成員。它是金字塔型的,以天皇為最高精神領袖,賤民為最底層。各階層被固定得安排到自己的位置之上,並被安排了相應的特權。
這也是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整個國家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扭成了一股繩。明治日本能夠在短短30年間躋身成為世界列強,正是這樣一種社會價值觀的長期作用,培養了日本人強烈的集團歸屬意識。
集團主義發展的最終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