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吐出去的痰在落地的過程中,已經被凍住了,落到地面的時候已經成了一個冰坨子。還有更懸的,據說在極寒地帶撒尿都要拿個棍子,不斷的撥弄,要麼馬上就會被凍住。
不管是真是假,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這樣極寒的環境裡生活,會是怎麼樣的一番景象。
好在遠東公司對這樣極端氣候,早就有了各種的應對措施。首先就是公司在西伯利亞各地區的駐軍、基層中隊的衣食住行方面的問題,公司都做了大量的準備。
西伯利亞各地區駐軍和基層中隊的住房雖然也是木刻楞,但是卻加了很多的保暖措施。比如在木刻楞的內牆掛了大量的毛氈,還有火炕的結構也做了改進。
木刻楞的地面也做了保溫防寒處理,就連遮擋風雪的門簾子也換了更厚的面料,而且屋頂採用角度更大斜坡,即便再大暴風雪也不用擔心垮塌。
西伯利亞最不缺的就是煤,現代社會的俄羅斯,煤炭資源也主要分佈在其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西伯利亞各地區的駐軍,早在夏季就組織了勘探隊,根據現代資料在西伯利亞各地區尋找煤礦。
然後徵用大批的當地土著為遠東挖煤運煤,還用原始的土法進行洗煤和選煤,在西伯利亞各個主要河流的沿岸儲備了大批的煤炭。
剛剛組建不久的西伯利亞內河船隊,整個夏天都在不斷的忙碌,將大批的煤炭送抵了各個河流的主要碼頭、駐軍營地和後勤基地,還透過便利的水路交通,為各個基層村落送去了越冬的煤炭。
西伯利亞各地的駐軍官兵和基層中隊的土著,越冬的冬裝也是與以往有著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制式的寒區軍大衣,照比遠東軍配發的普通軍大衣,更沉了更保暖了。
棉大衣的外面採用耐磨擋風的帆布面料,內襯著棉花,最裡面的一層是還帶著原毛的羊皮。雖然稍稍有些沉重,但是即便在零下四五十度,穿著這樣一件羊皮棉大衣也沒什麼問題。
除了羊皮棉大衣,西伯利亞的部隊官兵和土著,還穿著一套棉襖棉褲,一套秋衣秋褲,腿上幫著原毛羊皮護腿,腳上穿著的是厚厚的羊毛襪子,套上一雙長筒的原毛牛皮靴。
頭上套了一個羊毛頭套,再戴上一頂羊剪絨的羊皮帽子,一條羊毛的圍巾,手上是一副厚厚的原毛羊皮手悶子。極寒的天氣到來時,還可以把羊皮棉大衣的兜帽套上,在把羊毛圍巾一捆,再冷的天氣也敢在外面過夜。
西伯利亞地區所配發的鋪蓋是一個原毛羊皮棉睡袋,褥子是厚厚的毛氈。這樣的一身裝備,就算在西伯利亞最寒冷的極寒天氣裡去外面工作,也沒什麼問題。
以往西伯利亞的土著,在寒冷的冬季一般是不會出門,但是現在駐守在西伯利亞各地區的遠東軍官兵、各個中隊的土著等人,還特意在這樣的極寒天氣裡組織當地的土著進行冬訓。
遠東軍各部隊也沒有閒著,始終在各地進行寒區訓練。甚至部隊還組織了一次遠端的野外拉練,經歷過那一次拉練的老兵,後來有人寫了一部傳記,專門介紹了當時惡劣的條件,讓人無不感嘆當時的情況是如何的艱苦。(未完待續。)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野外駐訓
雖然遠東幾乎掃蕩了所有西伯利亞的俄國據點,但遠東軍依然沒有在西伯利亞三大河流上游地區駐軍,也沒有在那些地區建立基層村落。
現代社會俄羅斯著名的奧伊米亞康村莊,在1885年2月以67。7℃的正式記錄獲得了北半球冷極的號。此村子僅有幾百人居住,每年一月的天氣平均是50。3℃,1962甚至出現71。2℃的最低溫度。
據說這樣的低溫,讓活魚只要離水10秒就馬上結凍了!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它的夏季最高溫紀錄竟然還可以達到34。6℃,可說是溫度落差最高的地區了。
蘇聯時期,居住在西伯利亞的人普遍長壽。因為這裡完全純淨的空氣和水、積極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飲食等傳統因素很可能在這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從16世紀晚期開始,俄國探險家在不到一百年裡,幾乎踏遍整個西伯利亞,這的確是個奇蹟。他們往前走一段路,走到走不動了就建一座城堡,作為後來者繼續往前走的起點。
當然,如此順利的佔領,與當地原住民數量稀少大有關係。那只是些森林裡的狩獵者,估計人數從來沒超過幾十萬,卻居住在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廣大空間,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遠東軍雖然佔據了西伯利亞地區,但也和俄羅斯一樣,僅僅據守著三大水系極其主要支流等地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