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作戰的基本戰術訓練。其實他們並不是第一線部隊,我們希望火槍民兵以連排為單位,帶著大隊的勞工,在大部隊後方收攏被韃子奴役的遼民,在我們佔領的地區,建立一個個武裝村落。
主力還是要以山地旅和守備旅為主要攻擊部隊,對韃子各個屯堡城鎮進行攻堅作戰。再輔以土著民兵,以排為單位在深山老林子裡漫山遍野的撒下去,一路向西平推。山地連和土著民兵在今年入冬前已經滲透至寧古塔以西的禿都河衛和禾蘭城衛。
如果能打通虎爾哈河、松花江、灰扒河一線的水路,那我們就乾脆直接運送一部分主力至輝發城以西,在那裡建立前進基地。那我們東部戰區的攻擊速度就會陡然加快。
今年我們在每個土著村落三十名民兵的基礎上,又動員了二十名臨時民兵參加今年的冬訓。加強我們的攻擊力量。每十個土著村落還動員了五十名土著,組成了炮兵排,裝備了兩門弗朗機小炮和八門虎尊炮,軍工廠已經為他們研製了馬匹火炮攜行系統,就算在大山裡也能穿行自如。”
王海洋正站在操場上督促排裡的戰士進行訓練。自他從海外旅擔任了一年排長回到海參崴以後,就重新回到了軍委會陸軍指揮學院,一邊帶兵一邊學習。在海外旅的一年,他從那些老兵痞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而且有了一年左右的帶兵經驗,對王海洋也算是一次難得的鍛鍊。遠東野戰師的兵遠比海外旅好帶,和海外旅的那些兵痞相比,這些由饑民和流民為主的戰士,以前大都是農民出身,進部隊之前,他們身上還依然保留著淳樸的氣質,再經過部隊這幾個月的訓練和思想政治工作,他們的身上已經打上了深深的遠東烙印。
所以現在王海洋雖然還處於學員實習期,但他還是把這個排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