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朮赤長子斡兒答在額爾齊斯河西岸的兀魯思。海都極力與他們結交,與欽察汗別兒哥“鹹與親厚”。而別兒哥為了對付勢力急劇膨脹的察合臺汗國,也積極扶持海都的力量。
126o年,阿力不哥派自己的心腹察合臺之孫阿魯忽回中亞繼續察合臺汗位,阿魯忽借阿里不哥之令併吞了大汗廷派駐在中亞的軍隊,取得了農業城廓地區的實際控制權。隨後阿魯忽轉而投歸忽必烈,從忽必烈處得到了“從阿勒臺的彼方直到質渾河,可讓阿魯忽防守並掌管兀魯思和各部落”的詔命,使察合臺汗國第一次正式從大汗廷取得了控制中亞農業區的權力,汗國實力由此暴漲。此前,朮赤系在河中農業區勢力最大,阿魯忽上臺後“殺死了所有的別兒哥的那哥兒和臣屬於他的人”,雙方几度交戰,原屬朮赤封地的楚河西部草原和大部分花剌子模綠洲都被察合臺汗國奪走。別兒哥因忙於高加索地區的戰事,無法全力東顧,因此積極支援海都對抗阿魯忽。海都借欽察汗國支援,不但增強了軍力,也抬升了在本系宗王中的地位。他與阿魯忽數次交戰,互有勝敗。中統三年,阿里不哥前往中亞,打敗阿魯忽,阿魯忽只得避居喀什、和田一線。這為海都擴充實力提供了時機,此後,他逐漸在從海押立向西北延伸到烏倫古湖四周的一塊條形草原地帶建立了自己的勢力。當至元初期世祖忽必烈穩定了關內局勢,再預備控制中亞時,俟機反叛的窩闊臺汗國已經初具規模。
反叛大汗廷,必須以軍事實力為後盾,海都從被封海押立開始,就開始聚集實力。由於窩闊臺系后王的軍隊被蒙哥汗奪走,“他沒法從各處徵集了二、三千軍隊”。海都的策略主要是在兩方面進行努力,一是拉攏窩闊臺系各自為政的諸王,建立以自己為的統一的窩闊臺系政治勢力,二是結交朮赤系后王,引欽察汗國為奧援。然而,當時蒙古國政令統一,客觀環境限制著海都的行動,但是,126o年爆的忽必烈、阿里不哥兄弟之間爭奪大汗之位的戰爭,卻從某種程度上幫助海都實現了反叛圖謀。
而奧魯赤正是窩闊臺系的小王,當初極力支援海都擴張,和海都結盟,為海都最得力的左右手。
海都於元五年動叛亂,並建窩闊臺汗國。隨後,與昔裡吉、乃顏等叛亂宗王交相侵擾西北地區,以致忽必烈徵調攻宋的伯顏軍北上平叛。因海都採用遊動方式,元廷多年無法剿滅。至元二十六年,海都又攻和林(今蒙古哈爾和林),忽必烈親統大軍北上征討。海都不敵,率部逃遁。忽必烈先後派伯顏、玉昔帖木兒等主持西北軍事,海都勢力被驅出阿爾泰山以外。成宗即位後,任命侄海山總領漠北諸軍,繼續征剿海都。直到大德五年(13o1年),海都幾次戰敗,死於退軍途中。大德十年,其子察八兒率部歸順元朝,海都王朝才算真正覆沒。
也不知道是拜住故作魯莽,還是另有算計,竟然如此傲慢客人,海都見狀,連忙說道:“拜住,住嘴,這豈是蒙古的待客之道。”
“梁大人是蒙古的貴客,是我海都最尊敬的客人,天下之大,我等豈可自傲,你不要墮了我的名頭。”
海都與拜住之間的你來我往,梁曾這等老油條哪裡會不清楚,淡淡笑道:“在下斷不是信口開河,今日非要讓拜住將軍知道什麼叫做天下之大。”
“請盟主准許在下喚來部將,這只是我軍一般的常備之物,或是沒有盟主製作之精緻,但無論是色香味斷然不會讓大人失望。”
海都點了點頭,拜住“哼”的一聲,道:“好大的口氣,軍中一般的常備之物,太看不起我王了,若是有辱我王,今日就是拼了命,也要砍殺了你這等無恥之輩。”
梁曾也懶得跟這等人生氣,卻是吩咐身邊親兵說了幾句話,然後才道:“還請諸位稍等片刻。”
海都不知道打的是什麼主意,竟然放下了手中的碟盤,然後安心等候起來,大營內竟然一下子變得安靜無比,就如剛才海都烤羊一般沒有半分聲響,大營中的氣氛變得無比尷尬。
“大王,傳聞宋人懦弱,末將一直不相信,若然真如傳聞所言,忽必烈這個叛徒怎麼會在南方屢戰屢敗。”一個身材高大的蒙古將領站起來,向海都拱手道:“蒙古以勇立國,天下誰人不敬?”
“宋人慾與我蒙古結盟,不是我託恆不花不服氣,只是漢人常言門當戶對,宋人想與我結盟,如果不能讓軍中之人服氣,斷然會墮了蒙古計程車氣。”
“所以,末將不才,請梁大人一戰,以明宋人的資格,好讓我蒙古人服氣。”
“驃騎衛上將軍、行中書省左丞、蒙古軍都萬戶託恆不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