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部分

先時太后沒覺出來,有次顧琛犯錯捱了打,趴在床上兩天沒起來,太后發現不對勁兒,雖然花照換,靜室照舊打掃,就是覺得不如往日合心意。

顧琛就這麼入了太后的眼。

太后生了三個孩子,兒子卻只楚尋一人。太后全心全意為著兒子,楚尋對親孃也存著內疚之情,母子倆的情分倒比先前還親厚。

楚尋每天卯正時分準時上朝,太后則掐著點兒親自燉好滋補的湯水,讓顧琛送到乾清宮。

這天顧琛就聽到楚尋吩咐御前太監汪敏,讓他安排人手把恩封杜仲的聖旨傳下去。

顧琛回到慈寧宮,就裝作不在意的樣子問太后,“聽說杜總兵住在外頭,這封爵的聖旨是要下到白米斜街還是信義伯府?”

太后不防備這一問,倒是想起易楚來了。

其實,她也說不上多麼看重易楚,但那天一大幫穿紅著錦的女子中,易楚一襲淺淺淡淡的天青色羅裙著實讓她眼前一亮。

尤其,皇后還對易楚有明顯的挑剔。

太后冷笑不已,楚尋指望杜仲駐守宣府保護京都,可皇后卻百般苛責人家的妻室,擱誰心裡都不是滋味。

太后一是為了兒子,二是想給剛得勢就張揚的皇后一點教訓,才有意抬舉了易楚。

自然,易楚的言行也確實討了她的歡心。

宮宴過後,趙十七傳出去的那些話語,太后雖然身在後宮,卻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趙十七沒那麼大膽子,可架不住背後有人攛掇。

這次聽顧琛提起,太后想既然已經抬舉了,索性再添一把火,也順便給那些不安分的人看看,這後宮裡,到底是皇后的天下還是太后的天下。

太后就讓人到庫裡挑了件麒麟出來,指了名要賞給易楚。

麒麟既能鎮宅又能送子,送給杜仲夫妻再合適不過。

顧琛自告奮勇地接了這件差事。

出門早,顧琛出門晚,按理碰不上。可錢公公走到半路想起事情不對勁兒,這聖旨到底該往哪裡送。

錢公公隸屬司禮監。

司禮監是十二監中第一署,也是二十四衙門之首,掌管著批紅、傳宣諭旨等雜要事務。皇帝有所宣諭,先口授司禮監秉筆太監記錄,然後送內閣擬旨,內閣擬好了再由皇帝裁定。

秉筆太監見錢公公回來,劈頭蓋臉一頓臭罵,“……自然應該送到信義伯府,找不到人由杜家的人去找……要真把旨意宣到別處去,我看你這腦袋瓜子也崩想要了。”

錢公公這一耽擱,就在宮門口遇到了顧琛,兩人索性乘了一輛車,結伴往信義伯府走。

顧琛眼看著丫鬟們把正房臥室騰出來,易楚把自己的被褥鋪陳好,才跟錢公公告辭回宮。

兩人在路上商量好了措辭,把責任都推在杜家人身上。

其實也是,單是等杜仲就足足等了一個時辰。

回到慈寧宮,顧琛把過程跟太后講了遍,“偌大的伯府竟然沒有杜大人的立身之處,那位章夫人跟二太太都是滿頭珠翠珠光寶氣,唯獨杜太太仍是一身素色褙子,站也沒處站,坐也沒處坐,下人們連杯茶都沒伺候……按理太后所賜之物,應當妥善地供著,可我瞧著竟是沒有可放之處,一時多嘴,建議章夫人將正房讓出來供奉聖物,不料章夫人動了氣,竟暈了過去。我自知惹了禍,不敢擅離,眼看著章夫人醒過來妥善地安置好了,才敢回來。”

跪在地上砰砰地磕頭,“我辦事不力,請太后娘娘責罰。”

萬晉朝的規矩,逢年過節,外命婦以及宗室婦人都要進宮給皇后請安,太后還是忠王妃時就認識大章氏與辛氏。

兩人都出身於詩書之家,行止進退都各有分寸,不同的是辛氏一雙眼睛跟秋水似的,清得能見到底兒,大章氏則不笑不說話,臉上總是帶著笑。

後來杜家出了一系列的事兒,聲譽日漸衰落,大章氏慈善的名聲卻越來越響。

那些年紀輕閱歷少的人被矇蔽也就罷了,可上了年紀成了精的內宅婦人,哪個猜不到其中的貓膩?

杜家怎麼單單長房沒落,其餘兩房卻是毫髮未損,反而趾高氣揚的。

太后便道:“杜家的事兒自有杜伯爺整治,你還是年輕心盛沉不住氣,就罰你抄五百遍心經收收性子。”

言外之意顧琛所做沒錯,就是不該由他出這個頭兒。

顧琛心悅誠服地領罰,當天就抄了一百遍呈在太后面前。

太后看了看,態度倒認真,可是一筆字卻沒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