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部分

易楚鼻子本就靈敏,又加上身處黑暗狹窄的空間,感覺便分外敏銳。即使不曾經過人~事,可也隱約猜出發生了什麼。

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盈上心頭。

些微的失落,更多的卻是心疼。

明明她就在身邊,而且已經做好了準備,他卻苦苦壓抑著自己,又選擇自行解決。

不過數息,辛大人平緩的聲音傳來,“這裡潮氣重,待久了對身子不好。”

易楚循聲摸索到他的手臂,走到他面前,低聲道:“再待一會兒,就一會。”

辛大人擁住她,手攏在她肩頭,輕輕地拍了拍。

兩人沉默地相互依偎著,誰都沒有說話,只有彼此清淺的呼吸響在耳畔。

適才旖旎綺糜的氣氛已然散去,縈繞在他們周圍的是溫馨與平和。

易楚聞著他身上令人安心的艾草香味,低低開口,“我等你到明年此時,若你沒回來,我就到榆林衛尋你。”

從京都到陝北,相隔豈是千山萬水。

易楚長這麼大,只在曉望街周遭走動,最遠不過去了趟燈市,卻說要去西北找他。

辛大人心酸不已,擁著易楚的手倏地收緊,半晌才答,“好。”

從暗道出來,日已西移,夕陽的餘暉透過雕花的窗欞斜斜地照在屋內。

辛大人盤腿坐在鋪著毛氈的土炕上,易楚半跪在她身後,學著他的樣子,以指作梳,替他束髮。

經過適才的纏綿,雖未成事,可在他們心底,卻已經將彼此視為夫妻。

易楚梳得溫柔而細緻,像對待孩童般小心翼翼,生怕扯痛了他。

辛大人垂眸瞧見牆壁上兩人相疊在一起的身影,心頭的酸澀感又慢慢地湧了上來。

再回到濟世堂,衛氏已備好了晚飯。

用過飯,辛大人跟易郎中提起去榆林衛的事,“……有樁大生意,做好了,足夠終生受用,再不必四處奔波。只是時間久了些,後天啟程,怕是一年半載才能回來。我已答應了對方……”

易郎中聽他如此說,已知他是差事在身,勢必要走,縱然想勸也無從勸起。

衛氏卻沉下臉道:“半年才回來,那議定的婚期怎麼辦?咱家不是那種貪圖富貴的門戶,你跟阿楚就像現在這樣安安穩穩地做點小生意不就挺好?聽說西北不太平,這一路又是車又是馬的,萬一遇到攔路搶劫的怎麼辦?我不贊成你去。”

辛大人苦笑,他何嘗不想如衛氏所言,與阿楚做一對平凡的市井夫妻。

可如今朝堂之上,景德帝的龍體一日不如一日,而東宮遲遲未定,皇后卻屢屢干政,將手伸得越來越長。

三萬京衛已有半數聽命於晉王,守衛皇城的金吾衛、羽林衛也有不少被皇后拉攏。

礙於這種情況,景德帝雖知道皇后與晉王的所作所為,可遲遲不敢有所動作。

一旦被晉王黨羽察覺,京都必會掀起風波,韃靼人就會趁機進犯。

莊猛已與韃靼人勾結,如果他放韃靼人入關,守衛大同的武雲飛勢必會腹背受敵,京都的安危也會受到威脅。

成千上萬的萬晉子民會死在韃靼人的殘酷暴虐中。

屆時晉王定會趁機請命出征,既掌了兵權,又在朝臣中樹立了威信。

他佔著嫡子的名分,本來擁戴他的人就不在少數,如此一來,東宮之位唾手可得。

不出三兩年就會登上皇位。

更為可怕的是,韃靼人配合莊猛扶持晉王登基索要的報酬就是包括榆林衛在內的邊關三鎮。

明威將軍守衛十幾年的邊關重鎮,無數士兵為之流血犧牲保衛的疆土就這樣白白送人。

辛大人絕對不會束手旁觀。

所以,無論於公於私,他都不得不走這麼一趟,先除掉莊猛,守好邊關,然後關起門來慢慢剷除內賊。

衛氏見辛大人遲遲不回答,又問一句,“你跟阿楚的婚事怎麼辦,難不成還得改期?阿楚這孩子真是命苦,上一次說了個不著調的,這一次……”

辛大人無言以對。

易郎中沉吟片刻,道:“依我看,還是按原定日子成親,要是子溪實在趕不回來,就請別人代為迎親,先把禮節全了,等以後再圓房。”

別人代為迎親行禮的情況也有,大多是沖喜的,新郎病得起不了床或者新郎對新娘不滿意,瞧不上新娘家。

衛氏當初嫁閨女就因為倉促沒好好張羅,這次卯足了勁兒要給阿楚操辦得熱鬧點,以彌補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