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在場的人都沒有想到,在這次的戰鬥之中能逃回去,畢竟對面是幾萬,這裡才幾百,人數的相差太懸殊了。在這個時代,除了江家軍的部隊有以弱勝強的神奇戰例之外,其餘的勝利大多是屬於人多的一方,或者是人數相差不多,戰鬥力優勢的一方。
這邊一直是不讓馬匹行動,等著對方的大隊慢慢的前進,看到雙方的距離接近五百步的時候,最前面的那名待罪的團練使把手中的木槍朝前傾斜了下去。這個動作是江家軍騎兵的標準動作,後面的人都是知道該如何的反應。
幾百匹馬慢慢的動了起來,慢慢的邁著小步朝著前面靠了過去,這些人對於那些朝鮮奴隸來說,實在是太少了,或者說根本感受不出什麼反應,朝鮮的軍隊很少,國內的人大部分都沒有什麼戰爭的經驗。
當奴隸這些人更不用說什麼經驗,他們也都是在朝鮮的時候作為農民,從原來的莊園逃出來之後,他們的也沒有經歷過什麼戰鬥,很多人都是看著前面廝殺一陣之後,就匆匆忙忙的結束了。
沒有什麼助力和幫助,看到對方的馬匹動作,他們並沒有作出什麼靜立豎起手中的武器防守,或者是加快自己的腳步,事實上,他們這些天,已經是沒有什麼力氣奔跑了,很多人已經是開始猶豫。
叛亂奴隸的反應遲鈍,劉十三這邊倒是按照規矩做足了功夫,後面的馬放緩速度,前面的馬稍微加快,然後開始同步的前進,馬上計程車兵們都是拿著一個臨時做成的木牌作為盾牌,準備格擋對面射出的弓箭。
不過顯然這個盾牌是白做了,因為對面根本沒有弓箭射出來,雙方距離逐漸的接近,劉十三的心裡面也漸漸的有些沒底起來,要知道幾萬人逐漸展現在你的面前,黑壓壓的巨大面積也是頗有壓迫力的。
而且對方一直沒有什麼反應,就是那麼不緊不慢的走著,難道有什麼應對騎兵衝鋒的手段不成。
到了這麼近的距離,已經是沒有什麼猶豫的時間了,最前面的待罪團練使把手中的粗大木槍放平,開始加速馬匹的速度,他們的馬匹都是蒙古馬,人手中拿著木槍已經是頗為的沉重。
馬匹衝陣之後,不管是體力還是反應都是下降的很多,所以,江家軍不管是士兵還是團練,對於這次衝鋒的要求儘量的達到最大的效果,要不然,等一下的砍殺你就會吃力許多。
看著前面的團練使放平了騎槍,鎮河狀元的護衛隊員和團練們知道,到了現在就算是後悔也沒有時間後悔了,距離這麼近,馬匹的已經是漸漸跑了起來,尤其是後面還有人拿著騎槍威逼。
要是想跑或者是回頭,恐怕還沒有等跑掉,就要被後面的木槍刺個透心涼了。當下費為首或者臉色慘白,或者是緊咬牙關,雖然是心中不願,此時也只能是加速馬匹,放平騎槍,咬牙拼了。
自從反亂踏上回家的路程之後,朝
的叛軍就沒有遇到過什麼真正意義上面的戰鬥,即便戰鬥,也不是什麼正規軍的戰鬥,但是這場戰鬥是在開闊的平坦地方作戰,劉十三是按照正規軍的戰鬥來安排。
最前面的奴隸們看著遠處奔騰過來的騎兵,心裡面已經是不住的打鼓,四百匹馬兩列一起賓士的那種馬蹄踏地的聲音,十分的整齊,四百人的行動幾乎都是趨向一致,好像是一個人在動作。
這股氣勢已經是壓倒了對面的幾萬人卻還是吵吵嚷嚷的奴隸們,隨著馬匹越來越近,整個戰場都是漸漸的安靜了下來,奴隸大隊的腳步也都是越來越慢,就看著馬匹平端著騎槍衝了過來。
第一排的奴隸們看著那些臉上都是籠在面甲裡面的騎兵,嘶鳴的怒馬,粗大的騎槍,這樣的氣勢把他們完全的震撼住了,開始還是呆傻在那裡愣怔的看著,隨即就是反應了過來,大喊著朝著兩邊散開跑去。
這時候雙方的距離還有五十多步,第一排的人跑開,第二排的人也不會傻呵呵的用身上的破衣爛衫,手中的木棒對抗對方拿著騎槍凶神惡煞衝過來的騎兵,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整個面對四百名騎兵的奴隸陣型的正面,就好像是潮水一樣,呼啦的分開。每個人都是拼命的朝著邊上擁擠過去,生怕跑的晚了就會被被騎槍撞上。
幾萬人在一起的陣型實在是太擁擠了,中間的人散開,兩邊的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一時間亂成了一團,擁擠不動了,就拿著手中的木棒和農具或者是刀劍亂打亂殺,只是不想讓自己被騎兵撞在一起。
如果是江峰在這裡,一定會感嘆,從前穿越時候所看到的“無形劍氣”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四百名騎兵好像是燒紅的熱刀切冷凝的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