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張亮被這些話語問的摸不著頭腦,可還是點頭的回答說道:
“師傅,我家就是幹這個的,在城外的團營裡面,我有幾個堂兄,現在都是百戶,有一個還是做到了千戶。”
“好,晚上你來我這裡拿些銀子,把城外那一百三十號人都給我丟到軍營裡面去,這些人不是做夢都要有個軍戶的身份嗎,那我就遂了他們的願望。”
這倒也是實話,京師附近的軍戶匠戶雖然是清苦,但是多少還屬於能夠活下去的那種範疇,所以那些沒有機會去補上這個身份的,家中次子或者三子,還有些種種原因出現的衛所,匠戶營裡面出現的孤兒們,都是奢望著能有一個吃皇糧的身份。
在江峰從前的記憶片段裡面,老軍官曾經僱用過一個軍戶子弟,待遇也算是不錯,但那個年輕人接到家裡面說是他哥哥立了戰功,給他補了一個軍戶子弟的缺,立刻是樂顛顛的跑回去了。
江峰在現代的時候,對明朝的軍戶是什麼樣子心裡大概有數,軍戶們與其說是軍,不如說是農奴或者長工,特別是在明朝的中後期,能吃飽飯已經是天上人間了,不過好在一個穩定上面。
除了九邊時時刻刻要提防外敵入侵,其餘地方的衛所日子過得還算是安穩,天下勉強算是太平了些念頭,江峰有時候想到這個發現也不是不能理解,在現代時候,好多人寧可拿著低工資抱鐵飯碗,也不願意出來打拼試試能不能換個更好的生活,人總是習慣性的規避風險,這也是人之常情。
聽到江峰的話語,同樣是知道那些軍戶子弟想法的張亮頓時驚訝的張開了嘴,著急的搶白說道:
“師傅,那買來那些人幹什麼啊,銀子豈不是白花了,寧在軍籍吃糠,不在民籍吃肉啊。”
江峰冷笑了一聲,豎起幾根手指,在那裡冷聲說道:
“徒弟,告訴你們那些親戚,收了我的銀子有幾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