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幾十里地的範圍,相信在求救訊號發出之後,麒麟軍或是傭兵們的援軍將很快就能趕來。
關於耶律淳說的四個計謀,太史昆與盧俊義倒是認真的應對了一番。
第一個計謀襲擊糧道,說的是襲擊麒麟軍的補給線。按理說,十四萬軍隊對萬餘人的麒麟軍加傭兵形成包圍易如反掌,麒麟軍的補給進不來,時間已久就會彈盡糧絕。不過有高麗國苦工運輸隊的存在,麒麟軍一次運輸便可解決幾次大型戰役所需的糧草彈藥,因而在整個戰爭期間,麒麟軍只是需要幾次補給就可以。太史昆的應對方式是:每次運輸時都發布召集令任務,組織至少三千傭兵進行護送,且護送時為傭兵裝備大量牛神戰車、偵察熱氣球,以確保運輸隊安然無恙。
' '
一百三十二 新軍首戰
耶律淳的第二個計謀遊擊郡縣,說的乃是派兵襲擊武清、安次等十一個天京城剛剛佔據的城市。像?蔭、良鄉、玉河這幾個沒有百姓的郡縣還好說,諾是武清縣剛剛由百姓舉薦出的孝廉們被遼國騎兵一股腦端了,太史昆的臉面上還當真是掛不住。
作為應對,太史昆已經發布任務,委派十一支傭兵團分赴十一個郡縣。與此同時,天京城已經組織運輸隊向武清、安次等八座人口稠密的城市各自運輸了一千柄火銃、十門火炮、十輛戰車。相信有了傭兵的統轄與訓練,這些城市會在兩天內組成各自的防禦體系。這樣的烏合之眾能不能抵得過遼國大軍不好說,但如果耶律淳僅僅是派遣幾百人的騎兵隊伍進行偷襲,肯定討不到好處。
耶律淳的第三個計謀偷襲天京城,乃是走的圍魏救趙的路子。太史昆率領大軍在外圍攻析津府,若是老窩天京城被人家端了,立刻就會由威風八面的城主大人淪落為無家可歸的流寇。不過,太史昆卻對耶律淳的攻擊能力表示懷疑。
對於一個人口稀少但是經濟發達的國家,一般會實行全民皆兵的國防體系。在保有少量但是精銳的常備軍同時,還會動員全體國民進行軍事訓練。如果戰爭到來,常備軍人們會迅速成為基層軍官,而受過軍事訓練的民眾們則會成為士兵。
太史昆既然明白這個道理,當然在天京城也做了同樣的安排。在全民建築海岸別墅時,太史昆已經藉此機會對天京城的居民們進行了一定的組織,十幾名青壯年組成的一個泥瓦隊有著明確的分工,其搬運、攪拌、塗抹壘砌的分工與操作火炮時的搬運炮彈、填裝、瞄準發射一一對應。當城北的軍事訓練基地修建完畢後,太史昆還以“打個炮爽一爽”的名義,輪番邀請全城青壯居民輪番學習兵演練了火炮的發射。有了這個基礎最起碼可以說明一個問題――天京城裡所有的爺們都打過炮。炮都能打得,火銃就更不在話下了。
接下來要介紹的,則是太史昆構建的一個防禦體系。最初的時候,天京城的城防工程是一道深深的溝壑外加挖溝時積攢的土堆,再後來在這些深溝中種植了酸棗,甚至有些地方還埋上了地雷。隨著天京城人力財力的增長以及火炮的成熟,太史昆一聲令下,開始建造碉堡炮樓。
碉堡大大小小共有二百八十座,圍繞著天京城四周,在陸地、河灘、海岸中依著地形地勢而建,或屹立在高聳的丘陵礁石之上,或建築在平坦的空闊地帶邊緣,組成了一張犬牙交錯的火力交叉網。碉堡的佈局經過嚴格的演算,保證在火炮的射程內,每一寸土地都會受到三門以上火炮的攻擊。在港口、城門、以及地勢平坦容易受到集中攻擊的地方,甚至會形成五十門以上的火炮構建的屠宰場,匠師們做過演算,如果五十門火炮全力發射,一盞茶的時分能使得土地整體下陷一尺三寸。這種打擊之下,侵略者的下場可想而知。
除卻十幾座有?望功能或是特大型碉堡由麒麟軍士兵負責駐守之外,其餘的碉堡都是交由民兵們輪班值守或是乾脆承包給傭兵團,但到了戰時,每座碉堡會駐進兩名麒麟軍士兵作為軍官,另外補充二十四名民兵作為士兵。隨著戰鬥中心的轉移,碉堡內兵力自然也會進行一些調整。對於這一套防禦體系,只要不是被敵人打入內部,單單是防禦以冷兵器為主的侵略者太史昆還是真有信心的。在他看來,即便是耶律淳十四萬軍隊全部開到天京城下,也不可能攻破天京城的防禦。
為了防備萬一,太史昆在臨行前還以贈送新年禮物的名義向天京城成年男子下發了八千柄火銃。不要為這個數字感到吃驚,如今軍工廠的生產線早已運轉的越來越熟練,在六千九百名匠師、苦工組成的專職營造火銃的生產線上,每天可以製造出一千一百四十五柄火銃。這個數字還在不斷被重新整理,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