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熙河,就得起復自己。
趙頊只好無奈地親自寫了一份詔令,先是略略訓斥王巨,然後再給王巨加官,不是差官,而是實職官與散官,分別升了兩級,職官生生提為兵部郎中左諫議大夫。
中使帶著詔書去了延州,但王巨已經從延州離開了,中使問去了哪裡,沒有問出,因此只好去了鄭白渠王巨的那個家。還是沒有人。不得已,他只好讓當地官員打聽,終於打聽到王巨去了橫渠。然後中使揣著詔書又來到橫渠。
王巨接詔,先是說了謝過陛下的什麼,然後說:“中使,這些年我也累了,想休息休息。這個詔令恕臣不能接。”
想升官難,但想王巨再回去做官,同樣很難。升官嘛,我不在乎!
王巨拒了授命,中使只好回去。
文彥博聽後臉色立即變得陰沉起來。
因為他預感到自己會遇到了麻煩。
然而最大的麻煩到來了,幾千個老人揭著那份萬民書,徐徐地離開慶州,一路向東出發,沿途萬眾矚目……
第602章南方
“當世,這是不是那小子的安排?”文彥博問。
“不知道,”馮京答道。
東明縣事件,千人進京城。還有這個萬民請願書,實際若做得高明,推動起來並不難。
後世甚至一個“民主律師”就能推動著幾百人幾千人抗議了。
但在這時代,仍是比較高明的手段。
然而那時王巨已經離開慶州,離開延州,前往橫渠。所以說不清楚。
就是王巨推動的,那也是王巨確實在慶州做出了很大的政績,換其他官員去推動試試看,不要說幾萬戶一齊簽名畫押上書,恐怕十分之一都辦不到。
所以不管王巨有沒有推動,在這條長達幾十米的請願書下,一切都是蒼白的。
馮京隱隱感到文彥博地位不穩了。即便還能呆在西府,以後也沒有什麼發言權。
就不知道這件事最終如何收場。
並且隨著這些老人向京城出發,王巨在慶州的作為,也漸漸流傳開來,包括王巨所說的那些話。
國是大家,陛下乃是這個大家的家主。小家要和睦團結,互相幫助,大家也要和睦團結,互相幫助,官員則是這個互相幫助的融合劑凝固劑。
官員是百姓的父母官,可官員的薪酬也是從百姓身上斂出來的,因此反過來百姓也可以說是官員的衣食父母。
我幫助了你們,讓你們富裕安定,你們幫助了我,讓我出了政績……
這些話並不是什麼大道理,言語樸實。
然而只要聽到了這些話,便能看到王巨為什麼能出政績,為什麼幾乎讓環慶二州所有百姓請求朝廷償還公道的原因。
又有一些訊息靈通的官員,則看到了慶州的那個發展基金。
雖然他們霧裡看花,水中望月,不明覺厲,但又讓他們想到更多。
因為開始時王巨便獻了國策,許多大臣未看到王巨那個國策,但也聽說了這件事。實際從皇上陸續採用那些國策時,國家經濟就漸漸扭轉過來。
但那時候產生過什麼騷動,又有什麼斂財苛民的現象?
請注意,這裡有一個背景,實際在王安石未進京之前,最少有七成大臣同意國家要變革,不變真的不行了。包括現在與王安石成了政敵的趙挕⒄歐狡健�
只是因為王安石的變法,才使得這些人與王安石越行越遠,甚至許多人投入保守派的大軍。
然而王巨在慶州,財賦增加了,卻沒有苛民斂民,這無疑又讓他們看到了一絲光亮。
當然,王巨現在還沒有想立即形成“第三極”,不過能讓一些人看到光亮,也就足夠了。
況且本身這件事就已經十分轟動,再加上悲情的因素,更多的中低官員紛紛替王巨上書,向趙頊求情,陛下,這樣的人臣為什麼還不用,那麼什麼樣的大臣才能用之。
高滔滔在內宮聽到訊息後,找到了趙頊,問:“頊兒,王巨為何辭官?”
“母后,兒臣召他進京述職,他不願……於是辭官。”
“為何突然召他進京述職。”
趙頊有些啞然,另一面的說法,就是這一百萬貫,他們死死咬住的也是一百萬貫。
但聽了王巨的說法,實際一百萬貫,也不算什麼。十幾萬將軍分攤的,一人能分攤多少,難道僅是七八貫錢,就能讓將士替王巨死心塌地。
或者趙頊又能說,朕並沒有懷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