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5部分

。只能說保護一下,比不保護要好。

趙頊詔書也下來了,並且從內庫裡先行撥出一筆錢帛到了京兆府,提前購置物資,包括糧食,以及其他,甚至從中原也調了一批糧食過來。

工程終於動工,先行來的乃是兵士,先動工的就是渠道一帶,也就是侯可所選擇的第一個地點。

包括兩道引水渠,一道蓄沙池,以及那個讓王巨頭痛的燧洞。沒有選侯可的那座山,而是選擇了另一座山,石質比較硬,不過山厚度不大。

先是醯醋,刻意找來那些很酸的陳醋,往石頭上淋,淋完了,再置上石炭燒,燒紅了用冷水激,主要是打出石眼,最後才用火藥爆破。

工程慢得出奇,楊蟠卻第一次露出笑容:“有此物,鄭白渠可成也。”

工程慢就慢在石路,以及採石。

將這兩項速度提上去,那麼修鄭白渠就快了,越快成本越少,否則慢成本高,朝廷耐心也有限。所以王巨認為很慢,楊蟠卻很滿意。

現在只是打石眼,還沒有爆破,同時周邊各縣在組織勞力,一營營廂兵與保捷也在向鄭白渠靠擾,蔡挺派兵士同時押著那五千名戰俘向涇陽出發。

但主要還是軍士,保捷軍。

陝西有不少廂兵,但前線物資需求太大了,廂兵勞役沉重,能抽出來的並不多。不過保捷軍除了訓練,任務倒是不多,而且保捷軍不少。僅是長安的保捷軍就有十二營,周邊的保捷軍達到五十營左右。鄜延路的不相干,不過西北就是環慶路,西邊就是涇原路,涇原路又有二十幾營保捷,環慶路也有十幾營保捷。

遠處不行了,如長安東邊的商州河中府,渭州南邊的儀州,北邊的鎮戎軍,西邊的德順軍。但就近能調出的保捷軍最少有四十營。

這些兵士就是不參與修水利,國家還得發糧釋出發錢,說不定從前方稍稍後調,還能節約國家供糧成本。

其實這也恢復了宋太祖太宗的祖宗家法,那怕黃河缺堤了,不用災民,也要用兵士前去堵堤。

為什麼呢,一用災民,若是官吏不良,弄不好就能形成官逼民反的局面。

然而最後國家安定了,禁兵也懶散了,許多工程不是用兵,而是用無償的民役了。

其實這一條,王巨在那個札子同樣說過,它也是宋朝弊病之一,不是災民不能用,而是如何用,大災之年,國家反正在出糧出錢救濟賑災,為何不能將災民組織起來,將各州縣的一些工程,比如道路,城防,水利就勢修建?這些工程藉著災年修好了,那麼何必要養這麼多廂兵?

想裁兵,想精兵,廂兵也得要裁。

什麼義勇哪,那更是折騰人的,敢用他們上戰場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