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0部分

“臣這樣做,有幾個原因,朝廷挪用了大量絲料,導致絹價上漲,實際就是這些絲料,在全國所有布料當中,佔的比例也不算太高。然而因為挪用了,有一些商人便得到了囤積居奇的機會。但國庫裡卻儲蓄了許多布帛,雖然國家每年都需要大量布帛,可隨著棉布的普及,甚至未來還有更好的棉種出現,這些布帛價格必須下跌。儲蓄得太多,實際是一種貶值與浪費。”

更好的棉種,沒有帶過來,可能彼岸還沒有找到。

但沒有人懷疑,因為幾項雜糧都開始收穫了,而且產量皆很高。

“但這些布帛發放下去,無疑會打壓了這些商賈的囤積居奇,也不會讓明年絲料價格抬高,否則印製絹交的成本必然會增加。其次是熙寧變法雖使得國家財政終於寬裕起來,不過它們中間的一些弊病,確實傷害了部分的百姓,這也是變相地歸還於民。民心安定,國家就得以安定,上下就會齊心協力,這種內部環境才有利於伐夏。”

“司馬光說國家財富是不變的,此言錯也。太宗之時我朝經濟能與現在相比嗎?有人說臣是修路狂魔,實際交通發達了,經濟也就變好了,百姓手中有了餘錢,就能刺激商貿的發展,國家經濟同樣也就盤活了,而且臣在地方任職時的各州縣變化就是最好的證明。實際若非南方用兵產生了一些額外費用,臣打算今明兩年,每年拿出兩千萬貫的布帛,用於各州縣,讓他們興修道路水利。”

“陛下,諸公,秦國有秦直道、靈渠、鄭國渠、都江堰、長城,漢朝將黃河人為的改流,隋朝有大運河,這些工程都陸續地造福了後人,然而這些朝代也因此而亡國,故唐朝罕有大型工程。實際論工程,沒有一個朝代能及我朝,只是我朝執行的不是大型工程,而是許多細碎的小工程小水利,可這些工程水利規模加起來,遠勝於前面諸朝諸代。所以蒼海變成了桑田,高山升起了茶園,平湖變成了沃土。現在臣的做法是一樣的,但與前面不同,非是差役,而是募役,皆是相關到百姓自己所在的州縣工程,也就是關係到百姓自身的幸福,因此民不會苦之,而為樂之。可經過這兩年改造,我朝各州縣境內道路情況會進一步的改良,同樣會出現一些小水利,影響會十分深遠。”

王巨打算由各路提舉司、轉運司、刑獄司共同監督這些錢帛的去向,不過仍會有一部分被官吏貪墨下去,餘下的材料費用不會很高的,現在不可能使用鋼筋水泥了,大不了有一些車輛的損耗,與火藥的消耗,因此若撥出三千萬貫,最少兩千萬貫變成工錢,發放到貧困百姓手中。這無疑會改善許多貧困百姓的壓力。

“至於伐夏,可能費用會很高,但不可能象慶曆那麼漫長,因此費用不會高於慶曆戰爭時的費用。陛下,勿用擔心了。況且看似撥出了錢帛,實際絲料成本的控制節約了一部分錢帛,百姓手中餘錢更多,商貿繁榮,一部分也透過商稅重新流回到國庫。”

都說到這份上,怎麼辦呢?

實際上沒有王巨所說的輕鬆,走出延和殿後,王巨心中甚至在想,當初如果提出在中書是四年,而不是三年那就好了。

不過這是不可能的,不提趙頊的疑心,就是趙頊的身體,恐怕也熬不到那時候。說不定自己前面去了陝西,後面趙頊就會發病。別看王巨大手大腳的在花錢,實際每一項開支,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

就象他今年打算改良保馬法與保甲法,同時適度地取締一些州縣的苛捐雜稅,但正是考慮到財政,以及未來伐夏的開支,不要說未來,明年就有一筆不小的開支了。所以王巨最終沒有提議了,而是拖到來年才根據情況執行。

因此王巨心中默默地說了一句:“希望這兩年風調雨順吧。”

一旦來場大災害,不僅會讓一些人藉此攻擊,朝廷又要花費大量錢帛了。

然而怕什麼來什麼,又來了。

第784章曼尼普爾

王巨走了後,章楶平定了騰衝府,但這個平定僅是指開江以東,也就是恩梅開江,並且僅是高黎貢山的下方,高黎貢山西邊這一段,也因為地形與環境等因素,沒有用兵,布忙甸(瑞麗北側)往南同樣沒有用兵。

就是這片面積也不小了,海撥有點高,但沒有高得可怕,有許多河流,青山碧水,當地農地不發達,可是畜牧業卻十分發達,所以自古以來出產的戰馬頗有名氣。

實際就是這段控制區域,也超過後世天朝的國境線了,不過王巨也記得不清楚,就是記得,也無所謂。

章楶的思想與王巨相彷彿,除了狙擊蒲甘國向北擴張那一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