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失誤。陛下,定川砦是怎麼敗的?”
永樂城之敗就是定川砦之敗的翻版。
葛懷敏同樣是一個誇誇其談之輩,以至朝廷上下都認為他會用兵。
這是主將任命不當。
其次定川砦缺少水源,不是沒有水源,而是水源很少,大規模軍隊一旦駐紮,馬上就會嚴重缺水了。
兩者是何其相似?
而定川砦一戰才過去多少年哪?
趙頊想到這裡,一陣心痛。
非是徐禧失誤,種諤在奏本上一再提到了這件事,然而自己卻偏偏聽信了徐禧的話,導致二十多萬軍民喪命於永樂城下。
“因此關健的是兩條,水源,主將。如果在此建城,西夏必派大軍來作戰,但在這裡建城,不用擔心水源了,章質夫用兵能力更不用擔心,況且還有那一樣利器呢。那麼在這裡,就會成為西夏的絞肉機。一戰便可以將西夏削弱之。隨後臣就發動經濟戰。”
“經濟戰?”
“西夏最大的缺陷之處,就是他們窮困。所以臣為此謀劃了很多年……”
“就是那個?”
“恩,成功率能達到八成以上。”
“那太好了。”
“然後次年臣再去陝西,將章質夫調到河東,一防遼國,二以便配合臣伐夏之舉。同時臣在這一年內會整頓整個陝西的軍紀,訓練三軍。再次年,臣於春天就要開始伐夏了。”
即便章楶大敗西夏都不行,還得要有充足的時間。
“可能短則半年,長則八個月,必須將西夏拿下來,否則到了天寒地凍之時,臣同樣束手無策。”
“第二年就要伐夏了?”趙頊驚詫地問。
高滔滔擔心王巨在陝西掌控三軍後,會對大宋不利。那麼只有一年時光,如何能掌控,就算能掌控,如何能說服所有將士謀反大宋?
因此趙頊心中想,待會對母親說一聲,讓她不用擔心了。
王巨不知此節,繼續說:“恩,滅掉西夏,不等於拿下西夏,必然會有許多反叛的力量,說不定遼國還會出兵相助。因此臣第二年就得伐夏,第三年剿滅反叛的力量,以及防止萬一遼國的相助。”
如果換成第三年伐夏,他就來不及做這些了,難道那時要食言不成?
六年時間,對於趙頊來說,可能很長很長,實際是時間真的……很緊哪。
不過趙頊還是有些激動。
在他心中,第一就是要將西夏拿下來。
西夏不拿下來,根本就不指望著收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