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7部分

然而劉開這話兒只說了一個片面,便讓段正明產生了誤解。

他茫然地盯著劉開問:“那麼你們家少保何故如此?”

“實際少保用意很簡單,逼你們大理向中國稱臣,當然,不是讓你們段家去京城,而僅是一個稱臣子,就象占城那樣,大理還是由你們段家治理。”

段正明一到邕州城,王巨便將他為何用兵占城,以及用兵占城後的種種做法講給他聽,不過段正明有點不大相信,又問:“為何?”

“分清主次,至少你們大理就不敢支援我朝周邊諸蠻,他們也不敢猖獗,我朝就可以專心北方了。”

這個說的是五個地區的蠻人。

第一個就是自杞與特磨道,自杞蠻以後讓宋朝南方官員頭痛了,不過也只是一個頭痛,並沒有用兵入侵的什麼,倒是用兵大理,侵吞了大理好幾個郡府。主要原因南宋是他們衣食父母,沒有了南宋買馬,自杞蠻息菜了。現在自杞蠻與特磨道更沒有對宋朝產生妨礙。

第二個就是西南諸蠻,實際就是貴州地區的蠻人。宋朝強勢時,他們倒向宋朝,大理強勢時,他們倒向大理。到了南宋時,段譽已經控制不了大理,宋朝也偏安一隅,許多強大部族自稱君王了。但總的來說,這一部分蠻夷對宋朝也沒有產生危害,因為在他們的前方隔著真正的夔峽蠻(宋朝的夔峽路包括西南諸蠻,但根本就沒有控制,略略控制的地區那就是重慶三峽南部地區的蠻人,這裡才是真正的夔峽蠻)、北江蠻、南江蠻、梅山蠻,因此這部分蠻人與劉開所說的也沒有多大關係。

第三個群體那則關係到一部厚重的史書,宋朝的馬……茶馬古道!

北宋的馬源比南宋廣泛,分成四大部分。

一是契丹馬,多是從河東路走私過來。

二則是西夏馬,西夏馬又分成兩部分,一是官市馬,關係和好時,兩國互開互市,西夏每年向宋朝銷售若干馬匹,但這部分馬大多非西夏馬,而是多阻卜與遼國夾山地區運來的契丹馬,也就是後來成吉思汗成就的那支無敵大軍跨下的蒙古馬。

蒙古馬能夠吃苦耐勞,長途跋涉,所以元蒙用它們征服了半個歐洲。

不過宋夏宋遼之間的衝突,距離都不大長,因此對馬的要求不是能長途跋涉,而是要求短距離爆發力強,體格高大,這才能在戰場上發揮戰馬的威力,所以站在宋朝立場,契丹馬非是良馬。

西夏為何這麼做?他們自己將良馬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