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一樣,只要王巨在這種勝利下都做了退讓,反而會激起占城人以後的覬覦之心。
說這話時,王巨腦海裡浮現著那三州的地形圖,在這三州的西部就是高大的長山山脈,他心中說,只能利用這個長山山脈佈置一些防禦工事了。
“不會,不會,我們只要那三州。”
“你們為何派軍民進入義安州!不要忘記了,你們占城還是我們中國的地盤!”王巨怒喝道。
這話兒說得也不大正確,如今占城經過多次擴張,面積比原來的日南郡更大了,不過主體還是漢朝的日南郡。
“是,是,是。”訶黎跋摩被王巨一喝,一下子清醒過來。
不過他這種思想可是一個很不好的動態,於是王巨恫嚇道:“我們談妥後,我會派人於邊界處建一座長城,以此區分兩國疆域。就是這些,當然,你可以不同意,我不介意再扶持一個剎帝利擔任占城國的新國王。”
“我同意,我同意。”
“那麼那些婆羅門與剎帝利勾結賓童龍人反叛的,請速將名單寫給我。”
“好的。”
王巨也找來紙筆,但他寫的是奏摺。
他寫了這次用兵用意,如果不震懾,占城又會象唐朝那樣,意欲攻佔整個交趾。但在唐朝時,百姓還是忠於中國的,現在經過交趾的洗腦,百姓不但不忠於中國,相反的他們對中國反而很仇視。這也是王巨席捲,然後請求朝廷遷徙百姓過來定居的原因。
要地不要人!
不過因為是從內陸遷徙,百姓數量很少,頂多十幾萬戶,相比於若大的交趾,這點百姓疏散下去,人口仍然很稀少。可能以後一部分交趾百姓會返回,但這些百姓未必能堪用,至少不經過十幾年大治,是休想他們忘掉仇恨了。
所以以後交趾在很長時間內,力量不強大,必須靠從廣南那邊調兵過來拱衛。但如果與占城糾纏上了,不但不利於治理,反而戰火不休,朝廷得到交趾不但不利於國家,反而分散了精力。因此這才出兵占城,給予占城人震懾,來換取交趾的長久和平。
不過這個東南半島不僅是占城一個國家,還有更強大的真臘國。
占城被交趾屢屢打敗,又被宋軍多次打敗,馬上還要平定賓童龍地區,這個平定王巨不會打算出動主力的,主要的還是讓占城人自己去平定,宋軍在邊上做一個幫手。那麼占城軍隊還會產生大量死傷。
也就是說占城馬上就要進入衰敗狀態,他們與交趾有仇,與真臘人在五代更替時也打了好長時間,同樣有仇。面對正在衰退的占城,另一邊急欲擴張的真臘會怎麼做?
真臘現在的國王乃是曷利沙跋摩三世,曷利沙跋摩在梵語中就是戒日王,這個還不噁心,真臘還有闍耶跋摩,人家不滿足做真臘的國王了,而要做整個宇宙的國王(闍耶跋摩,輪轉王,宇宙王)。
所以真臘人醒悟過來,十之八九,就會對占城用兵,一旦讓真臘吞沒了占城,等於將交趾半包圍起來。那時候宋朝就會真頭痛了。
因此王巨雖用兵占城,但不會大肆破壞占城,僅是震懾,讓它成為宋朝的一個羈縻郡國,再逼迫他們學習漢語漢字,以便讓他們以後對宋朝更忠誠親近。
扶持占城,讓他們與真臘人作戰,那麼宋朝就可以安心發展交趾。
一旦交趾人煙稠密,就不用擔心這些國家侵犯交趾了。不過在這個人煙稠密之前,必須有一個平穩過渡時間。
從這個角度來考慮,更應當要出兵占城,不然占城為什麼聽宋朝的話?
實際王巨考慮更多。
當時他也考慮過讓百姓席捲,不過立即就放棄了這個想法。太狹長,不易防禦,弄不好就陷在這個占城了。遷徙百姓數量不多,攤派在交趾各地,都嫌數量少了,如何再攤派百姓來占城?
不攤派百姓過來,而是駐紮官員官兵,不過占城與大理不同,駐紮的官兵少了不管用,多了不值。若無官兵,僅是官員,那麼來了也是一個傀儡官。
於是就有了這個“人道”的政策。
然而這個就沒有必要寫在奏章上。
王巨寫完了,訶黎跋摩也寫完了。占城的文字王巨同樣看不懂,不過能看出來是一個個人名字。他將紙頭放下,說道:“名單上的名字太少了。”
想了想又說白了:“訶黎,我軍不會在你們占城久駐,一旦撤退,你真能保住自己的地位,還能象中國那樣世襲,你的子孫做占城的國王?”
大清洗吧。
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