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判,以及提舉使與轉運使或刑獄使,後來也一一遭到朝廷的冷遇。
所以這次王巨一路所過之處,各州縣的官員都迎出了城門。
王太保,俺們可是熱烈歡迎你啊。
陝州的知州卻是王巨的老熟人,曾布,司馬光回到老家,仍不安份,王巨刻意將曾布調到陝州,以毒攻毒!
兩人見面寒喧了一番。
第二天王巨做了一件大家都想不到的事,一家人繼續呆在陝州,王巨卻騎馬渡過黃河,來到司馬光的老家,然後求見司馬光。
司馬光閉門不出,不過他也擔心王巨給他穿小鞋子。
雖然王巨不結黨,但他現在的影力甚至超過了當初的韓琦與文彥博,況且陝州知州曾布又是王巨的好朋友,這同樣也是一個小人。實際司馬光想錯了,王巨雖然與曾布很早就結識了,然而關係一直不冷不淡,更談不上什麼好朋友。
於是司馬光閉門不見,司馬康卻出來了,他說道:“家父身體不舒服,望太保見諒。”
其實即便如此,司馬光也等於掃了王巨的面子。
大門關上,派一個養子從後門出來,算什麼?
不過在喜歡擺資歷的司馬光心中,還以為給了王巨面子。
王巨掃了一眼圍觀上來的村民,只說了一句:“司馬公說我去陝西,遼國就會出兵侵犯我大宋。我現在去陝西了,看看遼國會不會發兵攻打我們大宋?”
是否發兵,王巨不好說,但就是發兵,也要到王巨正式伐夏,西夏危在旦夕時,遼國才可能會發兵。
現在肯定不會發兵的,那怕王巨滅掉阿里骨,頂多可能會將那個契丹公主要回去。
司馬康平靜地說:“太保位極人臣,何苦與一個垂弱的老人計較?”
說完,一拂衣袖,又從後門進屋了。
此時不言,勝過千言萬語……但王巨也不氣,後面還有一個大戲等著上演呢,這個老傢伙,不將他氣死,王巨不安心哪。
第820章屍車
古烽臺戰役結束,張守約與秦貴帶著環慶路的兵馬徐徐撤回。
會州還有很多事呢,必須要修建一些堡砦,不過天都山擋在前面,只要於黃河邊上修建幾個堡砦就可以了,再於原來西夏人一些城堡舊址上擴建一些軍寨。
畢竟西夏統治了會州那麼多年,羌人佔的比例大,許多羌人心依然向著西夏。
還要興修大量的道路,改變這一地區的落後面貌,不過宋朝手中有著許多戰俘,此外繼續推廣著天都山那邊用役代賦稅的政策。
如果這樣,有的部族還向李憲以前那樣,那麼毫無疑問,必會迎來宋軍的慘酷鎮壓。
隨後還要安排大量從利州路遷徙過來的移民。
但這些事務與環慶路無關了。
主力軍隊返回,种師道更加肆無忌憚,大肆將青鹽運回到慶州或者延州。
環慶路兵力收回來了,鄜延路軍隊壓力也就減輕了。
於是劉昌祚果斷出兵大里河,但這一回不是擄回百姓,而是將大里河北岸的百姓,向橫山那邊驅逐,並且不讓他們帶任何物資,強遷向北驅逐。
似乎銀州夏州還有一些西夏大軍,如果不服氣,那就來開戰吧。
不過也僅是驅逐,只要不反抗者,並沒有屠殺等行為。
也許王巨確實感到在自己手中死的人太多了,不是西夏人,而是南方的那群猴子與土著,於是王巨現在越來越軟。
包括彼岸,只要不反抗者,不殺害抄掠移民的部族,無論歸不歸順,都沒有象開始那樣,大肆殺戳了。
反正這些土著文明落後,人口增加緩慢,而移民因為不愁土地與糧食,又有政策鼓勵著多生多育,那麼不用多少年,也自然而然地將這些土著人口比例稀釋,稀釋到一定地步,即便還有土著,也不足以為害了。王巨這個心理也決定了這次用兵的主調,儘管大里河北岸各部羌人多是西夏的死忠,甚至有許多人參與了永樂城血案。
百姓大多數驅逐走了,由不得這些部族不從,後方西夏沒有援兵來了,以他們各自為戰,如何能擋住劉昌祚的數萬大軍?
然後劉昌祚派人收割夏糧,又將河北大批牧畜押回延州,同時又派出一支軍隊,來到永樂城遺址前,開始收回慘死在永樂城軍的屍骸。
做完了這些後,延州大軍又徐徐撤了回來。
然後又派軍隊,用特製的六輪長車,將屍骸向京城運送。
不過這一戰除了得到一些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