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切還都沒有結束,地一輪齊射之後,解放軍身管炮兵和重迫擊炮部隊又一次開始了齊射,而趁著這個功夫,山腳下的戰士立即開始忙碌起來…………架設好新的卡桑火箭、將巨大的炸藥包填入沒良心炮當中,尤其是“馮。栓柱。古斯塔夫。多拉”、“卡爾。小澤瑪麗亞”和“蒼。剛瑪。井空”這三門超級沒良心炮,為了給他們裝填,足足動用了兩個連的兵力,這才將巨大的炸藥包推入了炮口,很快第二輪沒良心炮和卡桑火箭的齊射又開始了。連續的劇烈爆炸使得日軍計程車氣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之前他們還以為自己的工事會在炮擊中毫髮無損,但是現在他們希望的是,整個核心要塞能在剛才的火力下保持完整就燒了高香了。但是,這一點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三輪齊射當中,一顆由“馮。栓柱。古斯塔夫。多拉”發射的炸彈他後媽和“卡爾。小澤瑪麗亞”“蒼。剛瑪。井空”各發射的兩顆炸藥包滾到了核心工事的附近,當時就將核心工事炸塌了一大半。
當沒良心炮發射完所有的彈藥之後,松山頂上已經是面目全非,原本看上去極其堅固的要塞,在剛才的火力打擊下,損毀嚴重。鋼筋混凝土的頂部被削去了幾米,外圍大部分的地方已經完全被炸踏。部署的要塞炮也成了一堆堆發燙的廢鐵。四周的地堡帶,碉堡群絕大部分都被摧毀。掩埋的地雷和鐵絲網更是在第一輪炮擊當中就被清除了,連線其他工事的壕溝地道也有很多地段被炸塌。
此刻,松山要塞已經是奄奄一息,所有人都相信,在接下來的猛攻當中,這座要塞必將會被山下解放軍所淹沒…………這個世界上,還沒有攻不克的要塞。
(對日作戰打算儘快結束,然後將會整兵備武去虐待德國法西斯,哇卡卡卡,萊因哈特、季明、葛斯運,土八路就要來了!)
第一第九十章 松山要塞(7)
雖然在穿越者的金手指和美國人的援助之下,解放軍的裝備水平雖然有了很大提高,但在進攻的時候卻依然是“炮停——開槍——衝鋒號”的老一套,可以說戰術上非常落後,甚至一戰水平的的那種“跟著彈幕往前走”的水平都做不到。這也難怪,部隊擴充的太快了,而步炮協同的培養需要長期的演練配合,對步兵和炮兵都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而攻山的解放軍基層官兵的養成時間比較短,雖然思想覺悟高、主動性強,但在戰術協同方面缺乏足夠的默契,軍事技術與日軍甚至是國民黨的老牌部隊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當時,解放軍的攻擊模式通常是“機槍在兩側掩護、步兵在中間猛衝,這樣進攻的速度很快、也便於實現前點突破,但與之俱來的缺點是隊形過於密集、進攻的線路十分容易被判斷。當時,對付這種戰術的辦法有兩個,一是儘快打掉進攻方的機槍陣地。蜂擁而上的“人海”如果失去了火力的掩護,其後果可想而知;二是儘量把攻擊的隊形打亂。“人海戰術”在進攻的時候呈一個正梯形,梯形的兩條邊就是機槍射擊的彈道,如果這個固定的形狀被打散了,重武器就很難進行有力的掩護,攻擊的效果也會遭到破壞。
但此刻在山上的日軍卻已經壓制不住共軍的機槍火力。這是因為駐守要塞地日軍主要據點都已經被炮火摧毀。碉堡裡的機槍和機槍手不是被炸得稀爛就是被衝擊波震翻。而攻山的解放軍在進攻的最前排卻給機槍和無後坐力炮加了“盾牌”,那盾牌是一米高、一米寬的雙層木板,底下裝輪子、裡面填土、中間用竹筒做了個洞,機槍手和無後坐力炮手可以直接推著那玩意到碉堡附近進行射擊,而日本兵卻拿他們一點辦法也沒有。
發起首輪攻擊的部隊這一次也是全都投了進去,好幾個師的號手都被集中了起來,排成一長溜,把衝鋒號吹得震天響。解放軍衝上高地之後,在高地之上除了日軍零星的抵抗之外,再也沒有像模像樣的阻擊了——在之前沒良心炮和各種卡桑火箭。已經摧毀了山上日軍的工事和意志。等到他們反應過來地時候,人已經衝到碉堡門口了。攻山的解放軍除了帶著大量的無後坐力炮卡桑火箭和炸藥包,還帶了大量的燃燒瓶,而且多得不得了,有的用籃子拎著,有的前胸後背掛得渾身都是。那玩意在打碉堡的時候要比手榴彈順手多了,只要發現有什麼地方的情況不對,立刻鋪天蓋地的飛過去一大堆,將日軍碉堡和地道口給砸成一片火海,經常能看到有日軍在密集的“魏元坤雞尾酒”地攻擊之下。渾身冒火從地洞裡面跑出來。
被這麼一通狠炸,然後又是不計代價的集團衝鋒,日軍的要塞終於挺不住了,牢不可破的防線被撕開一個大缺口。雖然金光大佐在解放軍衝上來之後親率士兵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