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走後,她除了不停的自責,便是覺得人生無味。
在不知道阿瑜的存在之前,她活著只是因為她還能用膳,還能呼吸,並不為了旁的甚麼。
她覺得世間婦人都如此。
少女時為了家族,為人婦為夫君、為孩兒,一輩子不說沒旁的想頭,但大多都無奈順著大流,最後回頭看看這一輩子罷,說不上有什麼不好,卻也沒什麼好的。女人不都是這樣麼?
可是她現在找回了一點從前的感覺。
現在想想,她少女時候並不是這樣的。她也吃喝玩樂,也鮮衣怒馬,受著縱容,喜怒哀樂幾乎不掩飾。
這與她現下對女人固有的印象完全不同。
到底是什麼時候,她從一顆明珠,變成了自己少女時候最唾棄的魚眼珠子?
她也該嘗試嘗試,為自己而活著了。
大長公主看著衝她搖尾巴笑眯眯的小孫女,第一次感覺,其實老天即便讓她痛苦絕望,終於還是給了她一線生機。
老太太笑呵呵地衝阿瑜張開手:“來祖母懷裡抱抱!”
阿瑜一下抱住自家老太,聞聞祖母身上安穩慈和的味道,忍不住想哭。
老太太一見她紅了眼眶,也拿帕子給她抿抿眼角,柔聲哄著:“噢喲,我們家囡囡這是怎麼了啊?哪個不長眼的惹乖寶不開心了?”
阿瑜一下笑出八顆糯米呀,扭扭捏捏低頭道:“才不是呢!”
“我就想到爹爹說的話。”
大長公主有些訝異,幾乎小心翼翼地問道:“……臭小子說甚麼了?”
阿瑜抿嘴笑起來:“那天是初冬,天上的小雪落在爹爹鬢髮上,孫女兒說他像個老爺爺。爹爹說,囡囡啊,爹爹只有十五歲呢。”
大長公主一愣,頓了頓,也淺淺笑了。
第71章
阿瑜和大長公主就這麼順其自然地,在高祖皇帝的行宮中住下了。阿瑜眼見著自家祖母的心情一日比一日好,她這心裡頭也十分舒心。
悠颺園裡頭陰涼,即便是外頭有十分酷暑,到了悠颺園裡頭也便只剩下五六分。阿瑜同大長公主一道泛舟,採蓮,又在竹林裡頭撫琴,實在懶得動彈了,便叫人照著意思寫話本子,待她讀完了再請戲班子演出來,於是她同祖母倆便懶懶散散地坐在高處,受著悠悠清風,漫不經心地聽著下頭吹拉彈唱。
這可比呆在藺叔叔身邊快活多了!
阿瑜:“孫女兒覺著啊,還是自家好。從前夏日裡在王府,藺叔叔不是不准我做這個,又是不準做那個,還逼著我用功,真是特別煩人!”
老太太優雅地端起汁子,輕啜一口,眯著眼等微風吹過,又躺在官帽椅上頭嗯一聲,半晌,問道:“也是。阿瑜,你這功課,是不是落下挺多啊?”
阿瑜一下兒睜圓了眼睛:“……”對上老太太犀利的眼神。
於是阿瑜就給老太太一咕嚕提溜回國公府了。
老太太是不大管她課業的事體,橫豎有專門請的幾個先生盯著呢,怎麼也不差了去,只這些日子這小東西粘著她在悠颺園裡頭躲清閒,老太太年紀大了,也想不起這茬。
現在突然想起來了,當然要讓她繼續學。
畢竟阿瑜身為京城最頂尖的貴女,這個呢,縱容她不學無術那當然是不成的,不然在圈子裡都混不下去,就是大長公主當年那樣金貴,也不帶瞎混混的。
大長公主倒是不求她樣樣學精,就盼著她每樣都得會那麼一點兒,懂那麼一些就成了。這樣的要求不難達成,只要每天都學一點點,就沒問題的。
但可怕的是,阿瑜她厭學。
大長公主簡直傷透了腦筋。她又不捨得逼著孩子,最後只好出下下策,請了十多個先生輪番上陣,每天見一個,每五天休課一次這樣。
但過了那麼久,阿瑜這習慣還是養不成。鬧也不鬧,就是時常笑眯眯地和先生作對,佈置那一點點東西也不完成,臨了了一臉委屈說不會不做也沒時間都怪您佈置太多了。
老太太這下才佩服起趙藺了。
能把這樣的小姑娘管得乖乖巧巧,那是有多厲害?
不管怎樣,阿瑜現下又被迫在夏日裡學起課。
阿瑜:我為什麼嘴巴閉不牢!
阿瑜回府裡,也非常尋常地遇見了一臉淡然好似白蓮仙子的蘇卓玉。
程卓玉淡淡一笑:“二妹妹回來了?”
阿瑜嗯一聲。
程卓玉的半邊臉隱沒在陰影裡,另外半邊巧笑倩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