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把握。”
“可是你看看這跨越黃河和長江的大橋,別說一年建成,就是一年之內將所有的沉孔灌注樁做完都不現實。即便我們在保守估計,也要三年!畢竟你那邊施工條件很差!”
“好!”朱常淵將所有的圖紙收起來,只給了賴家林一張工程數量表,上面除了羅列出本工程有多少樁、有多少混凝土、有多少鋼筋、需要多少機械、多少人工。
其他的什麼都沒有,既沒有地形圖也沒有方點陣圖,省的他識破!
“麻煩賴董事長回去之後將所有的工程數量的單價羅列出來,然後再報個總價!”朱常淵說完:“我說的是認真的,如果能幹你才報價,尋思一下吧,明天上午我去你辦公室找你,希望聽到你準確的答覆。”
“當然了,我也可以給你透個底,這個工程的單價你可以比市場上提高百分之二十!至於我今天找你具體談的事情,不要跟任何人透露,包括趙國林在內!”朱常淵說完,留下一臉凌亂的賴家林,瀟灑離去。
賴家林現在哪裡還有心思吃飯,給上面的趙國鏡打了個電話,便急匆匆的回公司了,連忙將公司主要的技術人員和經營開發人員找出來商談,看看能不能幹!
開玩笑,建築企業的利潤點一般都在五個左右,這還是管理極好的工地,也就是說幹一億元的工程量可以掙五百萬,但現在朱常淵竟然告訴他們單價可以提高百分之二十,那也就是說,這個專案的利潤將達到史無前例的百分之二十五。
看著手中的單子,賴家林的手都在顫抖。
這工程量實在太多了,足足四十六座大型橋樑,如果幹完的話,夠整個公司吃十年了。
賴家林連夜召開會議,公司總工室的所有技術人員在經營人員和經營人員共同制定資料,將報價最終提交給了賴家林。
賴家林看了看總價,樂了,將手邊的紙條遞給總工程師,說道:“把這個單價,每一項增加百分之二十!”
“什麼?”總工以為董事長神經了,開言提醒道:“老賴,這麼搞我們會廢標的。”
賴家林微微一笑:“你放心,這是軍方的活,咱們幹,沒有招標。”(未完待續。。。)
第66章平定中南,郭城的建議
第二天,朱常淵跑到賴家林的辦公室,拿起賴家林的報價看了一眼,說道:“十六個億,工期呢,你們是怎麼算的?”
賴家林說道:“除了跨越長江、淮河和黃河的還有兩個峽谷的五座特大橋之外,其餘的都能在一年內完工。但是這五個大橋需要三年!”
“好吧!”朱常淵沒辦法,這種事情是客觀的,不是說人力就可以改變的:“就依你所言,十六個億的工程承包總價,我明天就可以讓人把第一批的動員預付款六個億先打給你,後續的工程款按照進度結算。”。
“你準備好充分的人員和機械,一個月後長江碼頭我帶人走,記住,不要帶任何無線電裝置,包括手機在內。”
十六個億,朱常淵覺得自己尚且能夠接受。
畢竟是整個京九的最主要的四十多座橋,當然了,京九上面的橋樑肯定不止四十多座,但是其餘的朱常淵讓自己的部下修,這樣一來不但提高工期節約開支,還能讓手下人充分學習,獲取經驗,給後期的大橋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很多人納悶跨長江黃河的特大橋不是一建設就要幾十個億嗎,怎麼四十多座橋樑才十六個億,這不科學。我來科普一下,首先這十六個億隻是機械、人工還有管理費用,不包括鋼材、水泥、能耗、模板、拆遷、徵地、勘探、設計等費用,所以。十六個億是合理的。其次,其實鐵路橋和公路橋相比,工程材料用量只有公路橋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不可同日而語,畢竟公路橋動輒五六十、七八十米寬,單線鐵路橋的話僅僅只有不到十米。)
賴家林笑了,笑的很開心,說道:“首長您放心,一個月之後,包括農民工在內。我肯定會把所有的人員和機械安排好。”
大橋局就不缺機械,更不缺人員,不知道多少人搶著要做專案經理呢。這下光中層領導職位就多出一百多,到時候還不知道要競爭成什麼樣子呢!
還有,這次工程僅僅是機械費和管理人員工資能花費多少?這十六億已經不是加了百分之二十那麼簡單了,他暗地裡足足加了百分之三十了。
朱常淵不太清楚。但是這個價格在他的合理評估之內。畢竟條件特殊,想要花費低也不太現實。還有,前段時間發了一筆大財,如果不回顧自己國家的老百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