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淵是一個現代社會過來的人,自然不可能做這麼毫無意義的事情,所以,在加了當官之前必須在學校深造的這一條之外,還同時頒佈了一項政策。
那就是,日後的科舉也要改革,聖賢書並非是不考,而是有選擇的刪減,難易程度上來說更偏重於容易。要求一般的學生具備必要的文化素養即可,並非將所有人都培養成為大儒。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增加了考試製度,每年一考試。以此來督促學生們學習進步。
還有,課程設定上,也不僅僅是四書五經這些聖賢之道,而是增加了科技知識、數學知識、地理知識。以後考試,也會分門別類的考。
整個教育體系和關鍵大變。
朝堂上反對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甚至內閣中那些老六部的閣臣全部反對。百官除了朱常淵的心腹之外也全部反對。
就連已經在臺灣的洪承疇也給朱常淵寫了一封加急的奏疏,要求朱常淵收回成命。
錢謙益這個教育部尚書整天苦著臉旁敲側擊的對朱常淵苦口婆心勸說。
因為這些人,都是科舉制度的得益者,科舉制度如此一改,也就是說他們這些老傢伙已經作廢了,等新人走向官位的時候,官場的風氣到時候會大變。
想想,一個滿嘴孔孟之道的老學究,和十幾個整天談論物理化學,風力電力水利的新型官員能尿到一個壺裡去嗎?
不可能!
那些官員說是在反對,其實也暴露了他們內心深處的害怕。
朱常淵不得不把所有反對的大臣召集在一起,語重心長的對他們諄諄善誘的教導,道:“以前打仗用刀用劍,現在我距離你五百步遠就可以用火槍將你打倒,甚至是打死。以前灌溉,水利,全靠人工或者水車,現在我只要蓄水池,然後用電力就可以將灌溉用水送到田間地頭;之前你們坐的是馬車驢車,現在我日月島上面跑到全部是電力機車,朕在阜新城和錦州城之間修了一條鐵路,一次便可以運送煤炭百萬石!”
“諸位,整個世界都在改變,你不改變,你就是落後!俗話說得好,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現在我把這句大家都懂的話再送給你們,在這個世界改變的潮流中,你們不前進,不學習,不接受新的知識,不懂科學道理,你們的結局我可以預見,那就是被社會淘汰!”
“孔孟之道乃是大道,是治國之道,朕懂,所以朕並沒有將孔孟之道從讀書考試中刪除,相反,而是給了他們很大一部分的卷面分數比例!但現在的情況是,朕不但要治國,還要治器,還要治人,還要天下大同!”
“孔孟之道能給我弄出來水車嗎?孔孟之道能給我生產出化肥嗎?孔孟之道能發電嗎?孔孟之道能造火車嗎?”
朝堂上一片沉靜,朱常淵的答案也呼之欲出。
但是沉靜並不代表著臣服。
比如,有個身材略顯肥胖的老者就從佇列中出來,朝朱常淵拱手深深一揖,說道:“且不說陛下所說的是不是有道理,可陛下如此大事只和教育部尚書錢牧齋商議,完全沒有透過內閣定義,是否視內閣如無物,視百官如無物?”
朱常淵猛然抬起頭,銳利的目光直直的落在了那人的身上。
這個人他認識,不但認識,可以說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黃道周。
這貨在崇禎年間極力反對湯若望改良製造火槍的建議,直接導致了火槍在中國沒有出現,從而導致了中國可以提前八百年稱霸世界的的機會。
當然了,事情沒幹成崇禎皇帝不快活,就把黃道周趕回家了。
朱常淵礙於此人的名氣,在登基之後將他重新召回朝廷,對他可以說是寄予厚望,沒想到這貨是個愣角色,完全不懂世情圓滑。
所以,皇帝的脾氣起來了,說話自然也不好聽:“朕要做的事情很多,朕還要在有生之年吞併天下之土地,沒時間在這些小事上和你們磨磨唧唧。”
朱常淵知道,依照大明朝官員的尿性,把這事搗鼓半年肯定還是原來的老樣子,自己的觀念一輩子也別想推行下去。
然後,黃道周聽了朱常淵這句話,好像受了什麼了不得的羞辱一樣,說道:“陛下如此說,我等臣子皆是無用之臣子了?哼,臣以為,孔孟之道才是治國之大道,其他諸如墨家、法家、縱橫家,皆是****,天下所治,首治人心,人心若是不穩,無論你如何折騰,最終還是會走前明老路!”
朱常淵聽了差點一口老血噴出。
當皇帝這麼久了,還真的沒碰到過這麼大膽的人,脾氣竟然這麼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