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這位是。。。”
徐爾默依次介紹了另外三人,一個是內閣首輔溫體仁的孫子溫永言,這傢伙長相倒是不差,可惜身上穿的衣服,嗯,怎麼說呢,不能說破破爛爛,但是也差不多了吧。
朱常淵也是醉了,你一個首輔的孫子,至於這麼寒酸麼。
“這位是梁承信。這位是付匡,皆是數術愛好之人,也均有功名在身。”
朱常淵看了看二人,看樣子也是世家子弟。
“諸位請坐吧。”徐爾默將眾人引領到院子中一處高臺的涼亭下。涼亭下襬放著一條長長的桌子,上面放了茶水和點心。
眾人依次就坐,看院中草木已有凋零之象,徐爾默道:“春秋過往,何其快也,轉眼之間我祖父離世已有四個年頭了。再過一個月就是他老人家的忌日了。”
“公子莫要悲哀!”付匡勸說道:“徐閣老在世之日。為我等大明學子嘔心瀝血,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不惜時日編就《幾何原本》,我等才有機會一覽西學。”
“是啊,我們先敬老大人一杯茶,願他一切安好。”
張欒提議後,自顧自舉起杯子,一飲而盡。
“好,敬老大人!”幾人同時舉杯豪飲。
朱常淵鄙視了一下眼前的幾人,心說喝個j8茶還裝這麼大的逼。
付匡將徐爾默手中的《幾何原本》拿過來,不無感慨的說道:“要是沒有老大人,我等何德何能,可以看到這等奇書。不過話說回來,這些蠻夷之邦,數術一道真是不錯,比我大中華尚有獨到之處。”
“付公子此話請恕在下不能接受。”李季站起來,說道:“我大中華並非數術之學低下,而是古往今來,重視之人不多,久而久之,很多術法失傳,才造成今天這個樣子。”
“比如說,古老相傳的《九章算術》,現在還遺留幾章?再比如圓周徑比,具體數值是流傳下來了,可是當年祖沖之到底是用什麼方法得到的?”
李季越說越是激動。
所謂圓周徑比,現代也叫圓周率,有中學知識甚至小學知識的人都知道,中國古代南北朝時期的祖沖之算出來圓周率是3。1415926到3。1415927之間。
圓周率的具體資料,明代人也知道。
但是這圓周率具體怎麼求的,卻不知道,因為祖沖之所用的方法已經失傳了。
徐爾默將手中的茶杯輕輕的放在桌子上,慨然一嘆,眼中悲哀之色深重,出口吐言,道:“說起此事,原是我祖父的一塊心病。”
“哦?”李季問道:“願聞其詳。”
徐爾默道:“當年祖父與利瑪竇關係非比尋常,據說卻為了這件事起過爭執。西方的圓周徑比近些年才發展起來,利瑪竇說有個叫韋達的傢伙,就用道理推算出來過一次,極為準確。”
“我祖父不服,說咱們中國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就算出了圓周徑比。利瑪竇不相信,非要問外祖父具體割圓術之法。”
朱常淵聽到這裡,心中暗笑,如果他沒猜錯的話,韋達就是用公式計算出了圓周率。而利瑪竇要求徐光啟證明給他看也無可厚非,不就是西方人幹什麼事都喜歡證明麼?
沒有嚴謹詳細的證明過程,人家自然不會相信的。用西方人的話說,這叫沒有依據。
只聽徐爾默道:“後來我祖父潛心研究祖沖之乃至劉徽之割圓術,經過無數次的嘗試,終究沒能割出精確的數,和祖沖之的相比,還差得遠呢。”
旁邊的李季也頗有感慨,說道:“當年徐閣部割圓之時,我時常過來幫忙計算,親見其中之辛苦,今日雖然不是老大人的忌日,當此中秋佳節之際,我願親手割圓,祭奠老大人。”
“好!”徐爾默站起來,道:“當年祖父割圓之時,小子還是頑童,無法親見,今日李大人新割舊圓,好讓我從中瞻仰祖父風範,大人請。”
“呼。。。”李季站起來深深的撥出一口氣,仔細回想了一下當時徐光啟割圓時的情景,道:“請公子備好尺規用具,我稍作準備。”
“大人稍事歇息,我隨後就來。”
徐爾默也不知道當年割圓的時候需要哪些工具,他不懂,但是有個人懂,他的父親徐驥。
徐光啟割圓之時,徐驥便是他最大的幫手。
徐爾默走了之後,亭子中陷入了沉默。
少頃,付匡問道:“李大人,這割圓之術我也略有了解,應是劉徽《詳解九章算術》贅述的一部分內容,當年劉徽將周徑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