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的時候,送了王承恩一些“土特產”,還被這貨拒絕了。
王承恩走,朱常淵並沒有跟著他,但是答應一旦交接完成,就會到京師,所以,王承恩也沒有強迫,畢竟,聖旨裡面也沒有點明說朱常淵什麼時候必須到京師。
而且,朱常淵還要等著孫傳庭過來交接不是。
經過朱常淵一年多的治理,整個渭水平原上的耕地全部都耕種上了,而且都成了良田,由於有化肥和種子的緣故,每年每季的莊稼收成都簡直逆天,所以,渭水平原上的六百萬老百姓非但有足夠的糧食,還給朱常淵交了大量的稅糧。
整個長安府的糧倉全部都被裝的滿滿的。
現在既然要走了,這些糧食自然不能白白便宜了孫傳庭和朝廷,朱常淵開始打主意,不過也不能怪他,畢竟是讓辛苦努力掙來的不是。
接下來的十天,朱常淵每天都朝日月島運送大量的糧食,將日月島上面的糧倉也裝的滿滿的才罷休。
不過,運送走的糧食和存在長安的一比,還不到三分之一,就剩下來的這些糧草,在陝西之地絕收的情況下已然夠整個渭水平原上的百姓吃兩年。
十日後,孫傳庭過來交接。
對於朱常淵留給他的地盤和存糧,孫傳庭表示很滿意,為此還專門給崇禎皇帝寫了一封奏疏,讚歎朱常淵治理陝西之功,更是說他“開渭水,建溝渠,使關中之地盡成沃土,糧倉溢流,百姓殷富,誠古之未有之奇觀也!”
和孫傳庭結交完畢以後,朱常淵便開掛飛到了京師中。
當然了,破虜和二百鐵騎自然不能留在陝西,而是暗中打扮成普通人,分撥回到日月島。這也是這支部隊出征兩年來的第一次回家。
回到家之後,發現整個日月島變得和之前一點都不一樣了,不但山上多了二十幾個大風車,而且,島上的建築他們幾乎都不認識了,還有了“電”這種東西。
這都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朱常寧每個人給他們分發了一個貌美如花的媳婦,除了說話不大能聽懂以外,別的什麼都好。
可是,聽不懂說話有什麼關係,能**生孩子不就行了。
而且,大政務正在組織人,教這些扶桑女子學說漢語,相信不久的將來,情況便會好轉許多。
朱常淵回到京師的第一時間,並沒有去見崇禎皇帝,而是先忙活起了自己的事情:購買了各種保和堂急需的藥材和器具並且運送過來,然後,又瞭解了一下阿九的狀況。
最後,才找個時間進宮稟報,前來述職。
然後,崇禎皇帝單獨召見了他。
召見的地方不是在前朝,而是在後宮中的某一處小房間,朱常淵到的時候,裡面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