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命出城採買蝗蟲,共購得五桶蝗蟲近百斤,所費一貫錢。咱家到時,市面上還在售賣的蝗蟲,共有二百多桶,聽說比前日已是多了二十多桶,仍舊被搶購一空。聽賣蟲之人所言,這幾日蝗蟲的價錢已有回落,之前曾賣出過一桶一貫的高價。他們都是附近鄉里百姓,只因蝗蟲價貴,從自家地裡捕來出售。而據他們所說,即便每日出售的蝗蟲越來越多,地裡的蝗蟲亦不見少。”
說完之後,張芳退回虞景身後,殿內陷入沉默之中。
能夠站在這裡的,誰不是宦海沉浮多年,到這時候若還不明白皇帝的意思,那這官也不必當了。
數量,價錢,這些都只是表象,而為官之人要看到的,是這種表象下所隱藏著的真相:今年十之□□會有蝗災,而且已經在醞釀之中!百姓們被利益矇蔽,還看不清這一點,但這些朝臣自然不會。
“諸卿可有話要說?”過了一會兒,虞景開口問。
他的語氣很平淡,但任誰都知道,這絕不可能是因為他不生氣,恰恰相反,皇帝怕是氣得狠了!畢竟蝗災這麼大的事,整個大魏上下都沒有人發現,還是食蝗的事情鬧大了之後,才顯露出幾分端倪。更可笑的是,先發現這端倪的竟然是皇帝!
皇帝那句話問得平淡,不過話裡的意思其實是:要你們這幫朝臣幹什麼吃的?
作者有話要說: 虞景:蝗蟲我都吃了,誰還想跟我對著幹,儘管試試。
第60章 潤物無聲
片刻的沉默過後; 趙定方見崔紹沒有行動的意思; 只能出列道; “臣請陛下下旨,命各州縣督促百姓捕捉蝗蟲; 遏制災情。同時準備調派糧食前往受災嚴重的地區進行賑濟。此舉要快,非如此不足以安民心!”
虞景點頭; 視線從百官身上一一掃過; 語氣沒什麼起伏的問; “趙卿所言; 諸卿可有異議?”
原本如果出現蝗災,訊息應該是自下往上傳遞; 這就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畢竟普通州縣官員的奏摺; 是不能直達天聽的,中間幾經週轉,自然給了朝臣們反應的時間。然後在皇帝得知此事之前,他們就能夠率先在意見上達成一致。這樣一來; 不管是救災還是賑濟; 朝臣們便都能夠取得主動權。因為各種方案; 都是由他們提出來的,皇帝只是負責蓋印而已。
而這個正常的流程,就算皇帝不滿; 也說不出有什麼不對。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虞景首先得知了訊息並且發難,就讓朝臣們在這件事情裡陷入了被動之中。皇帝直接把蝗蟲做成菜送到殿上來; 而且自己動了筷子,很顯然已經氣急,而且在這件事上決心已定。這時候,朝臣們除了附和,還能說什麼?
事實上,在場的朝臣並非人人都不知情。畢竟總有親民官觸覺敏銳,從中察覺到不對勁。只是訊息送上來之後,他們還得先商量好應對之策,然後才能上報,這中間就耽擱了。而現在皇帝既然發難,再站出來說“事情我已經知道了,只是沒有及時處理”根本沒有意義,還會讓皇帝的怒氣指向自己。
畢竟皇帝本來是在斥責所有朝臣,這時候站出來,就是要主動承擔責任了。誰也不願意在這個時候輕舉妄動,不如讓皇帝罵幾句,反□□不責眾,也只能責令他們積極救災賑災罷了。
但是態度是要表明的,於是所有朝臣異口同聲道,“臣等無異議。”
“既如此,那就今天之內拿出個章程來吧。”虞景這才將手裡拿著的筷子放下,對張芳吩咐道,“這‘百鳥朝凰’也不要浪費了,就分賜給諸位臣工,以資勉勵。還望諸位要牢記為官之本,明白百姓疾苦才好!”
然後才起身離開了。
朝臣們這才鬆了一口氣。幸而皇帝剛才沒問事情具體是誰負責,顯然沒有追究的意思,這個時候,大家也顧不上別的,趕快將治理蝗災的事情落實下去才是要緊。
只有最敏感的那一部分人,才能品味出其中的不同之處。
雖然有了災情,朝廷肯定要賑災,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但對朝臣和皇帝而言,主動與被動之間,差之千里。
虞景從上位起就一直在表現自己的強硬,彰顯出獨攬大權的雄主之姿。
正因為察覺到了這一點,所以不甘心的朝臣們聯合起來,希望能遏制這樣的勢頭。原以為這位年輕的帝王經驗不足,要糊弄他應該是很容易的。但幾次三番的行動,非但沒能將虞景壓下去,反而是他們自己這一邊損兵折將。尤其是上回慶王逆案之後,不少人都龜縮了起來,不願再出頭。就連尚書令崔紹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