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唐軍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出兵作戰,一定要考慮許多必須要做的事情。
當然,在打掃戰場的時候,李顯也沒有忘記讓將士們列陣戒備,這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的程式,尤其是在面對噶爾欽陵這等世之名將的時候,更加要小心翼翼,無論是怎麼小心都毫不為過。
在打掃完戰場之後,李顯又另尋一處開闊地帶作為營地,開始安營紮寨,建立各種防禦措施,令大軍進駐營寨之中。
直到這時,李顯才派人去通知鄯城駐軍,援兵已然到達。
而在鄯城城內進行駐防的王方翼卻絲毫不知李顯大軍已然到達的訊息,不過他卻看到在噶爾欽陵大營方向傳來的滾滾濃煙,知道定然是失火了,但是他卻並不幹出兵作戰,因為他生怕這是噶爾欽陵的詭計,畢竟這噶爾欽陵給自己帶來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面對他的時候簡直就是如履薄冰,稍有大意就有可能導致城池失守,所以,儘管吐蕃大軍駐地的方向濃煙滾滾,王方翼卻仍然只是堅守不出,在他看來,無論對方用什麼陰謀詭計,自己只要堅守不出,他就無可奈何。
雖然王方翼的思想有些保守,然而正是因為這樣的策略,令他能夠堅守鄯城長達兩月之久,無論噶爾欽陵如何怒罵挑唆,用盡千方百計,始終都無法陵城內守軍出城作戰,從而堅守住了這道防線,令吐蕃大軍的進攻生生止步,否則的話,或許這時候吐蕃都已經將涼州都給攻陷了。
當然,王方翼也沒有忘記派出去幾個探子前去打探訊息,直到夜幕降臨之時,這些探子方才返回。
然而在探子返回之前,李顯所派去的使者早已經來到鄯城城下了,可是無論這些事者如何喊門,城門始終都沒有開啟,只能在城下默默地等到了天色將��『每吹酵醴揭砼沙鋈サ奶階臃禱亍�
那幾個探子因為知道噶爾欽陵的大軍已經撤退,唐朝援軍到來,這時候不可能有吐蕃人詐城之事發生,又見來者是大唐軍方的打扮,這才以普通鄉民的身份搭訕了幾句,發現果然是自己人,方才喊開了城門,又說出自己的真實身份,並將他們帶進城去見王方翼。
知道此時,王方翼才知道李顯的援軍到來,噶爾欽陵戰敗逃走之事,於是連連對使者表達歉意,然後親自率領城內將士,連夜到李顯營中拜訪。
“末將王方翼參見大總管,大總管及時率軍趕至,救了我這一城的軍士百姓,末將待他們表示誠摯感謝。”
“王刺史快快請起,在小王面前不必客套,反而是王刺史率軍擋住了吐蕃噶爾欽陵部兩個月的持續進攻,不僅保住了鄯城,更讓我大唐邊疆形勢免於進一步惡化,王刺史之功足可名垂青史,如此說來,小王倒是該替父皇、替我大唐軍民感謝王刺史之功,請王刺史放心,小王定然到父皇面前為足下請功。”
李顯見王方翼竟然親自來至軍營,沒有絲毫居功自傲的神情,反而為人謙恭有禮,頓時心生好感,肅然起敬,於是伸出雙手將對方扶起,誠摯的說道。
卻見王方翼輕輕掙脫李顯的雙手,苦笑著說道:“請功不請功的倒也無所謂,反正不管如何請也都是一樣,其實只要能夠為國殺敵,守護黎庶,末將也就知足了。”
李顯聞言頓時一怔,這才想起來王方翼其實是故王皇后的堂兄,因為王皇后之事受到牽累,二十餘年來雖然立下不少戰功,卻並沒有得到絲毫的升遷,心中的苦悶可想而知。
李顯很是理解王方翼這樣說話的原因,也知道因為自己是他堂妹大仇人的兒子,王方翼對自己除了公事公辦之外,根本不會有個人的私誼。
但是李顯卻真心欣賞這麼一個人才,也真心的替這樣一個人才惋惜,更何況王皇后和他的便宜母親武后之間其實只是爭鬥,並不能算是仇恨,只不過武后做得太過,竟然讓王皇后“骨醉”而死,而且給其家人賜姓“蟒氏”,實在有些過分。
可不管如何,畢竟武后是李顯的生母,在守著這麼多人的時候他也不能公開批評武后的所作所為,因為如果這樣做,他就會背上一個不孝的罪名,而這個罪名對於李顯來說卻實在是承受不起。
所以,李顯只能任憑王方翼在自己面前表示隱隱的不滿而裝作看不見,不過這也並不代表李顯不會主動想辦法化解嫌隙,並且拉攏這樣一名良將。
第225章化解仇怨
由於和李顯母親之間有著難解的仇怨,所以王方翼只是公事公辦的道完謝,又商議了一些作戰的策略,以及糧草物資問題,便向李顯告辭返回鄯城,連邀請李顯到鄯城之事都免了。
這時候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