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7部分

罪而得到武后召見,隨即以才能獲得武后讚賞,然而也只是從八品下的右武衛鎧曹參軍,比起現在的地位可謂是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在散朝之後,郭元振主動找到了李顯,開始與李顯商議起軍情來,在這過程中,郭元振突然開口說道:“太子殿下,這一次出征北疆,微臣倒是想起來一個人才,此人雖然只是一個宮奴,然則武藝高強,又頗懂智略,可為太子良助。”

“哦?不知元振推薦的是哪位人才?本宮一定會量才授職,呵呵,其實想一想,以元振你的眼光,此次推薦的,一定是擁有真才實學之人。”李顯看了看郭元振,一臉肯定的說道,這充分是表明了對郭元振的信任。

只見郭元振的臉上閃過了一絲被信任的激動,做了一個深呼吸緩和了一下情緒,然後平靜地說道:“微臣舉薦的這人名叫楊思勖,字佑之,羅州石城人,本姓蘇,自幼進宮,被一個楊姓侍衛所收養,故改姓楊,此子自幼學了一身武藝,更兼聰明伶俐,然則由於楊老公早死,此子在宮中沒有了依靠,雖有才能,卻備受欺凌,後來被我發現,便將他要到了身邊做個侍衛,然而以此子之才能,做我的侍衛實在有些屈才,恰好這一次微臣奉命輔佐太子殿下出徵北疆,因此微臣想來,不如令其到軍中效力,既能不委屈了他這才能,也能為其謀個出身,不知太子殿下意下如何?”

李顯聞言頓時渾身輕輕一震,他對唐朝的這一點歷史也算是熟悉,知道這楊思勖的確算得上是一個人才,雖然是一個宦官,可是卻精通武藝,在平定節愍太子李重俊的叛亂中出手殺死了多名大將,後來追隨著李顯的侄子玄宗李隆基發動政變,推翻了韋后的統治,逐漸受到了李隆基的寵信,後來在開元年間又多次平定地方叛亂,可以說是立下了赫赫戰功。他所受到的寵信與唐玄宗身邊的大紅人高力士相似,所以說,這人可謂是寵極一時。

不過李顯隨即笑道:“原來竟是此子,這也倒也是一個人才,你把他帶過來吧,本宮看他是否願意為本宮效力,若是真的願意,本宮自然會給他一個好的出身,讓他博取一份功名。”

“是,多謝太子殿下。”郭元振對李顯道了一聲謝,隨即走出去,將一個二十餘歲的青年內侍叫進來,並指著李顯說道:“這位就是太子殿下,思勖啊,這一次太子殿下出徵北疆,正是用人之際,不知道你可否願意追隨太子殿下?”

李顯見楊思勖站在那裡,頗有淵渟嶽峙之感,知道“呵呵,愛卿就是楊思勖吧?本宮知道愛卿精通武藝,不知愛卿可否願意為本宮效力?只要愛卿盡忠效力,本宮一定不會虧待於你,將來封侯拜將,也不是沒有可能。”

“太子殿下,小人早就對你仰慕已久,今日能夠得見,實乃三生有幸,又得太子殿下如此信賴,小人何其幸哉?小人願誓死為太子殿下效忠!”楊思勖激動不已的對李顯跪下叩頭,說話的聲音是無比的堅定。

“呵呵,好好,本宮有了愛卿,此次平定北疆叛亂就更有把握了,從今天起,本宮便保舉你為本宮的東宮翊衛校尉,在軍中,便做本宮的親兵副統領吧。”李顯將楊思勖扶起,大笑著說道。

而在李顯得意的同時,武后卻是有些心情不爽,高宗這一次的決斷實在是太乾脆,連她都有些措手不及,因為在這之前的許多年了,高宗每次做出決斷從來都是要與她商議,可是這一次竟然根本沒有詢問她,直接作出了決斷,這樣的事情實在是絕無僅有。

“哼,太子,你這一次得以掌控軍權,可謂是志得意滿了?不過我不會讓你一直高興的,既然戰場作戰會有意外,也不知你有沒有做好出意外的準備?”武后的眼中帶著一絲厲芒,默默的說道。

第303章官軍來也

大唐永隆二年年底,李顯的太子妃趙銀月順利產下一子,高宗聞訊大喜,為之賜名重福,並且下詔,封李重福為皇太孫,並且為之改元永淳,下令大赦天下。訊息傳來,武后也是大驚,因為這對於武后廢太子李顯、扶植豫王李旦的圖謀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於是群臣苦勸,封皇太孫的先例史上沒有,不能擅開此例,然而高宗對這些話置之不理,堅持冊封皇太孫併為之改元。

永淳元年四月,趙州,柏鄉縣。

正當麥收之際,這裡本來該有數以萬計的百姓收割小麥,喜慶豐收,然則這裡確實一片的蕭條和荒涼,四野之中遍佈死屍和死者家屬們的悲慼之聲,一幕幕的慘劇在這裡上演。

追究原因,主要是因為之前奉命討伐契丹的主將武懿宗望風而逃,輕棄趙州,結果這座堅城,十餘萬人口竟然被契丹兵不血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