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十五日下午,滕縣縣城。
藤縣縣城是一座近四方形的城廓,東西略長,城牆高約六米,磚石混合修築,修的還算堅固,雖然經歷了數百年的戰亂,至今依舊完好。
在西門城外西關有一座火力發電站,前敵總指揮就設在電廠內。
前提總指揮,41軍代軍長,122師師長王銘章正在指揮部裡,他一會兒同參謀長趙渭憲急匆匆的交談幾句,一會兒又怔怔地盯著掛在牆上的大比例尺作戰地圖,他的目光似乎要穿透地圖上的紅綠箭頭,直接到達那硝煙四起的戰場。桌上的香菸缸已經由衛士清理過幾次。但仍然不斷的有菸頭丟進來。
數個參謀人員不停地走來走去,用紅藍色鉛筆和小旗把最新的戰場進展情況標在地圖上。
前方情報已經傳來,鬼子各處,從不同方向進攻,除了右翼大石牆村方面那一支被阻擋停止不前以外,其餘各地鬼子進攻勢如破竹,速度之快出人意料,第十師團果然名不虛傳,在剷除川軍游擊隊主力之後,一個上午的時間就直接快要兵臨城下。
五時左右,偵察兵報告,在縣城東北十多里的地方已經發現敵人蹤跡,鬼子的一支近萬人的大部隊離開正在激戰中的界河、北沙河陣地,由坦克和裝甲車開路,自東面朝著縣城迂迴包抄過來,看樣子是要插到城南切斷守軍向南的退路。
意圖很明顯,鬼子不僅想要佔領縣城,而且還要將川軍壓迫到縣城和微山湖的平原大壩中間,加以全殲。
顯然,戰場的重心已經轉移到縣城來。
而且此時,122師有很大一部分部隊幾乎都在縣城以北的地區同敵人混戰膠著在一起,無法脫身。
城內只有三個師部,一個旅,和直屬師部的四個警衛連、一個通訊連、和一個衛生隊,外加在城牆上和城門口站崗巡邏的由縣長周同帶領的500來個警察和保安隊,最後也就是王銘章採用韓心的建議,秘密撤回滕縣的一個團兵力。
但是對於這諾大的縣城來說,這點多兵力根本就是杯水車薪,滕縣縣城幾近於一座空城。
王銘章急電在臨城的集團軍總部,請求增援,其實王銘章也知道總,總司令部其實也是一個空架子,沒有任何的直屬部隊,在臨城警衛總部的一共只有三個步兵連,和一個手槍連,下轄部隊已經全部派出作戰。
但是孫震還是在第一時間給出了救援,他告訴王銘章,已經讓劉營長帶著三個步兵連乘車趕來縣城,同時還送來了一列軍火。
王銘章吃驚:若是如此,總司令部的安危該當如何?
孫震不以為然,“留下一個手槍連就足夠了。”
非常時期,王銘章也沒有矯情,而且現在的滕縣的確是非常需要兵力,所以抱著感激表示了贊同。
……一系列的準備不消贅言,鬼子的進逼異常迅速。
七時,縣城東北方向,日軍不斷聚集。
七時半,縣城東側鬼子已經迂迴包抄至東城門外十里處。
八時……
凌晨三時,日軍已經完成了對藤縣的包圍,只待天明,就會發起總攻。
……三月六日,滕縣縣城。
王銘章,前敵總指揮,41軍代軍長,122師中將師長。
趙渭憲,少將參謀長。
羅世澤,師部上校參謀處處長。
羅辛甲,上校副官長。
張宣武,727團上校團長,滕縣城防司令。
周同,滕縣縣長。
韓偉(心),三八八團團長。
……一共七位,參加了王銘章緊急召開的會議,但是韓心有自知之明,這決計不是屬於自己的主場,對於軍事上的建議他已經提前說過,所以已經決心不再發言,只是做好對軍事措施的配合。
另外,他也想見證一下這場在歷史上都留名的血戰,其過程到底是如何發展。
王銘章開口:“昨晚接到了74軍獨立旅的電報,說已經到達我們外圍20裡處,但是我們已經被團團圍住,小鬼子就等著打援,諸位怎麼看?”
趙渭憲最先開口:守多久?
王銘章沉默片刻,“兩三天。”趙渭憲:“敵我情況你我都清楚,你看能守多久?”
王銘章察覺到了大家的失落,提聲道:“援軍我們僅僅20裡,委員長來電要我們死守藤縣,等待湯伯軍團來解圍。
湯部先頭部隊昨日中午已經抵達臨城,其後續部隊會兼程趕來,我會催促他們北上,預計後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