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7部分

些那些封建觀念呢?

西方國家,在明朝以前,比中華民族落後了一千多年,仍過著奴隸生活、神教生活,但是正是因為民族獨立,追求自由,廣開民智,出現各種人才,敢於打破常規,發明革新,於是出現了工業革命,數十年內完成了一次大飛躍,超越了華夏一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模式的積累,使社會體制領先在前。

如果燕國重視科技與機械製造,降低文人求仕為官、清高自傲的心性,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改變!

任由歷史自己去發展,或許還是到十九世紀,才能進入工業期,兩千多年,都在渾渾噩噩地渡過,如果辰凌把許多先進思想,逐步滲透給那些墨家、公輸家,傳授給燕京學府的莘莘學子,不斷科研,說不定這個時代,就能早兩千年跨入工業革命。

這根本不是幻想,是思想的一個轉彎,如果一根筋考慮歷史因素,只會讓歷史重歸舊路,再過兩千年的封建社會,直到歐洲列強用大炮轟開國門時候,才被迫接受西方思想,搞起機械與科研,丟掉八股科舉,腐朽酸文。

辰凌回到了大帳後,攤開紙筆,挖空心思,再想一些適合現在的理論和思想,不如說:地球是圓的,不是方的,中原地處亞洲,不是天地大陸的中央;雷電是自然現象,蘋果落地,因為萬有引力;船隻不光只有木船不沉,鐵船也能不沉水等,這些簡單的思維先在燕國學府內灌輸下去,才能一步步加深,引發蝴蝶效應。

落筆一番後,直到夜深,辰凌這才停筆,熄滅銅燈,月光仍透過布帳,依稀射入帳內,他看著月華,有一種思鄉的感覺油然而生,他的故鄉,在東北燕國!

第0561章兵插衛境

次日各軍整編,副帥周淮英迫不及待地手持虎符,到右翼軍營接管這裡的人馬,生怕晚一會,主帥會改變主意似的,格外積極。

今日身穿一襲銀鐵鎧甲,披著棗紅袍,威風凜凜,在幾名心腹護衛和謀士吳子秋的陪同下,在右翼軍營掌控大軍,然後就下令,立即拔營,很迅速地帶軍離開這裡。

周淮英六階劍客,二十年來,一直在山中習武,儘管也聽過兵家之說,但從未仔細研讀,空有一身武藝,但指揮三軍卻不知門路和細節,第一次入伍,有魏公子保舉推薦,掛成副帥,實則根本沒有帶兵的經驗。

幸好有吳子秋在身旁,為他謀劃好多事,解讀一些行軍入伍的條規,這才讓周淮英有些入門。

“周將軍,這帶兵打仗,與劍客比武不同,大多時候,都不會用主帥親自衝鋒陷陣,而是坐鎮後防,指揮全域性,因為不論攻城戰,還是曠野對戰,大軍人數太多,排成陣列,喊話是絕對聽不到的,進攻聽鼓,後退鳴鑼,陣法演變,或轉或抄,都需要看令旗,主帥要隨時根據敵軍的佈陣和戰局,即使調整戰術,給大軍發號施令,否則,人數再多,也是一盤散沙,抵擋不住敵軍的衝亂。”吳子秋耐心地講解兵法之道。

周淮英聞言點頭,又問道:“那辰凌究竟師承何人?除了劍術高超外,用兵如此厲害,扇堤關一戰,見他用兵忽重忽輕,忽快忽慢,都不知為何,就聽說衛軍後方成武邑的糧草被燒燬,扇堤關也莫名起火,守將衛福通沉穩過人,卻也不斷中計,自刎而亡,一切都莫名其妙的。”

直到這時,他也不知道辰凌究竟如何用的兵?神不知鬼不覺,他身為副帥,都完全沒有察覺到,除了頭幾日鏖戰雄關,然後就是整頓,然後就是輪流佯攻,每次無功而返,走走過場,周淮英還曾私下嘲笑辰凌不過如此,誰知幾日過去,雄關就奇怪告破了。

吳子秋輕嘆一聲,凝思道:“水無常勢,山無常形,用兵亦如此,這辰凌用兵,頗得‘兵法詭道’,看著像變戲法一般,輕重緩急,運用自如,隨機應變,後發制人,這一次我隨軍而來,算是見識到了他的過人之處,非常可怕,伐衛一戰後,他極有可能會在列國之間以帶兵出名,被認為魏國吳起、龐涓之後,有一個少年將帥之才,對列國的威脅增大。”

周淮英聽著有些不服,心中暗暗較勁兒:這一次,我一定要戰出一些成績,憑藉兩萬人馬,平定邊疆衛卒,震懾宋軍,不敢逾越半步。

右翼軍經過一望無際的稻田地,繞過兩個山陵地段,來到衛國正南與宋國接壤的邊境地帶,這裡依山傍勢,建立了一些要塞隘口,每個要塞屯兵數千不等,還有的依山建城,小山城內駐紮衛軍和當地獵戶、山民等。

周淮英開始了帶兵剿匪之旅……

扇堤關內整兵數日,輕點了糧草和兵器儲存後,傷員就地治療,輜重軍和守衛都歸徐泰統領,作為